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
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封面图

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

周益民, 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丛书旨在整理和总结2000年以来第一批儿童阅读倡导人和著名推广人的言论和实践,传播他们的思想和见地,让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学习,进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阅读推广,推进小学母语教育水平。

书籍目录:

理念:“第三件事”诗与思

“第三件事”:为了文学与童年的欢聚

班级读书会:自由欢愉的精神家园

作家见面会:他们从书中走过来

附:文字里有个“羊角洼”旅德作家程玮见面会侧记

让“深度”解读成为可能

一节台湾班级读书会

叫一声“亲爱的阿远先生”看李怀源带领读书会《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一根火柴照得有多远我看窦桂梅老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

故事妈妈让书香更温暖

一张小报的理想追寻记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郎》报

赴一场人类童年的精神盛宴谈神话与传说的阅读

课例:我邀文学到课堂

力量,在冥思中拔节班级读书会《逆风的蝶》记录

情感、哲理、审美

在孩子心中播下精神的种子

主动、互动、灵动的课堂教学

美是不会骗人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外阅读《力量,在冥思中拔节》周益民课例分析

正在拥有的和已经失落的班级读书会《白色的贝壳》记录

关于小说“贝壳”

“班级读书会”的“儿童文化”品格

寻找那永恒的贝壳周益民班级读书会《白色的贝壳》赏析

为心灵寻找一块栖息地《小王子》(节选)班级读书会记录

伟大的事物神圣的感觉周益民执教《小王子》(片段)印象

一个词的张力一堂课的启发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激活

自性清静小王子

回到故事本身《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读书会记录

在文学的平台上

语言的狂欢与精神的自由《这里有个颠倒的世界》教学记录

韵味无穷的“颠倒歌”

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试读周益民《这里有个颠倒的世界》

游戏一样好玩的语文课

如歌的旋律如诗的激情周益民文学课教学印象

访谈:那些疼爱童年的声音

“怪老头儿”的快乐事儿童话作家孙幼军访谈

为童年种植真善美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访谈

附:飘飞在童年的歌声

把儿童引向华语的美丽家园马来西亚儿童文学作家年红先生访谈

以“上帝的视角”动物小说作家金曾豪访谈

童话推开了教室的门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访谈

附:童年遇到一条路

在动物世界享受纯粹的快乐“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访谈

对书籍的感情对童年的坚守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访谈

小船摇向童心深处江苏作协副主席、作家黄蓓佳访谈

还记着尾巴在水里甩动的感觉童话作家冰波访谈

撒播书香的种子台湾作家、阅读推广人方素珍访谈

来自波罗的海岸的眷注旅德儿童文学作家程玮访谈

附:程玮:抒写一首至真的歌

笑看“捣蛋鬼”和“小麻烦人儿”儿童文学作家郝月梅访谈

一株花树在她的笔下噼噼啪啪绽放少女文学作家韦伶女士访谈

我就在书中等你儿童文学作家祁智访谈

她的心与孩子贴在一起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访谈

我与童话一见钟情童话作家汤素兰访谈

月亮河中漂来的故事童话作家王一梅访谈

有一天从千万株蒲公英里走出来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访谈

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科幻作家杨鹏访谈

孙卫卫的“年轻故事”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访谈

内容摘要:

  本书是《点灯人丛书》之一的《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一张小报的理想追寻记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郎》报;回到故事本身《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读书会记录;“怪老头儿”的快乐事儿童话作家孙幼军访谈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他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点灯人”。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阅读、实践和思考点亮一盏盏灯: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回到母语,亲近文学,守护童年,回到清明的自我。【作者简介】  周益民,江苏省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百佘篇,著有个人文选《步入诗意的丛林》,主编《小书虫牵手大作家》等书。目前正师从著名作家梅子涵先生研习儿童文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点灯人丛书
9787544507622
如需购买下载《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长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儿童的阅读和为了儿童的阅读是长春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23.232 的主题关于 语文课-阅读教学-教学研究-小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