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档案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蓝色档案

吴殿卿,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9.0

书籍简介:

中国从来都是一个海洋大国,而不是海洋强国。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军队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有海无防的状况。本书选取了在新中国海军40年发展史上对海军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解密封存已久的蓝色档案,再现人民海军从无到有,打造“海上长城”的艰难历程。本书已经进行了重大选题备案,“出版管字出版管字(2014)3170号”文件同意本书出版。

作者介绍:

吴殿卿,山东省沾化人。1969年入伍,历任海军某部新闻干事,海政宣传部干事、处长、理研室主任、副部长,海政编研室主任等职。多年来笔耕不辍,著有《萧劲光传》《叶飞上将》等。

书籍目录:

启封絮语 / 001

海防春雷第一声 / 003

?抓住时机,打入黄安舰004

?“四条线”交汇,形成起义领导核心007

?行动,要抢在敌人撤退之前010

?元宵夜,起义如期成功举行013

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 / 016

?原系英国皇家海军功勋舰,赠耶?赔耶?万里归航016

?被推入内战的漩涡,两个组织同时在秘密行动018

?起义在子夜举行,舰长邓兆祥毅然加伍021

?南京政府炸了窝,规避轰炸自沉海底023

?起义官兵致电昭吿天下,毛泽东、朱德复电慰勉025

?名副其实的先锋,历史功勋载入史册027

张爱萍写下人民海军第一页 / 029

?4月23日这一天029

?人民海军的第一份公文032

?登门求贤夜谈兵034

?把“废铁”变成军舰035

?真心用才不避嫌038

?同心协力医“跛子” 040

?开拓海军文化处女地042

?人民海军庆首创044

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 047

?内战中诞生的海防第二舰队及其司令林遵047

?中共中央首长高度关注,地下党组织多头渗入050

?林遵与桂永清斗智斗勇,起义时机水到渠成053

?林遵巧运筹因势利导,大规模起义如期举行057

?惊世壮举永垂青史,起义官兵成为人民海军的“火种” 062

毛泽东特别召见 / 068

?“这个建议提得好,见,一定要见”068

?会见、交谈进行了两个小时069

?党中央首长第一次为人民海军题词073

新中国海军第一校诞生 / 076

?张学思不期然成为海校创始人076

?校址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敲定078

?最困难的教员问题迎刃而解080

?经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建即正式开课081

?萧劲光履职视察部队第一站083

萧劲光主持成立海军领导机关 / 086

?海军领导机关成立时间最后确定086

?成立大会在协和医院礼堂举行088

?机关部门按照陆军相应编制设置090

新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代巡逻艇诞生 / 092

?海军临时党委断然决策092

?江南造船厂受命破冰093

?海军修造部部长加伍参研095

?毛泽东热情鼓励、支持096

朱德总司令的海军月 / 098

第一个《海军五年建设计划》制订经过 / 106

?遵照军委要求及周恩来、朱德的指示,海军拟就三年建设计划106

?海军经费一减再减,三年计划改为五年计划108

?磋商落实一波三折,最后达成《六四协定》110

?开国元勋共议海军发展,海军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敲定112

毛泽东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 / 116

?走遍长江舰每个战位,与官兵广泛交谈116

?换乘洛阳舰,重点了解舰上政治工作及官兵思想情况120

?完成官兵交给的“任务”,为战舰题词,与官兵合影122

?视察“最大舰”,检阅鱼雷快艇战斗操演125

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潜艇梦 / 129

拔除国民党军浙东沿海最后防线 / 134

?毛泽东说:“形势变了,要准备打大陈” 134

?突破口,选定一江山136

?全力备战,打响战斗前的战斗138

?三军协同,全歼一江山岛守敌142

?兵不血刃,美军舰队掩护下大撤军144

旅顺口?一九五五 / 147

?风雨六十年,一张不可忘记的时间表147

?几经变更,中苏防务交接的时间终于议定151

?军委指示:“学习好、接收好、团结好”154

?旅顺港八一军旗飘扬,新组建的海军基地接受祖国检阅158

人民海军官兵首次授军衔 / 161

?军委决定实行军衔制,海军党委率先行动搞试点161

?海军第一个授衔典礼,在新建的海军礼堂隆重举行163

?肩章、星徽引人注目,军衔制给部队带来新气象164

新中国海军首次海上大阅兵 / 168

?海上阅兵列入建军三十周年庆典重要内容168

?周恩来代表军委检阅驻青海军部队169

?毛泽东接见驻青海军大尉以上军官172

上游1号舰舰导弹诞生记 / 173

?中苏签订《二四协定》,将海军导弹技术引入中国173

?困境中列为国家重点项目,非同寻常的仿制174

?审慎、严格的飞行试验,三个阶段均获一次成功177

?定型生产、装备部队,成为一代海防武备中坚181

海空雄鹰海南扬威 / 183

?毛泽东主席点将,十团转进海南183

?初战告捷,接连打掉美高空侦察机186

?再度出击,创下“三个第一” 188

?打碎美“无敌战机”神话,荣获海空雄鹰团称号190

林彪集团夺权海军内幕 / 193

海军没有“自己人”,是林彪的一桩心病193

副书记李作鹏成为海军党委的核心196

上压下逼,要萧劲光、苏振华交权200

蓄谋已久,夺权丑剧终于出台204

刘少奇指出:“夺权是第一位的错误”209

陶勇“自杀身亡”的前前后后 / 214

?与林彪集团的对立、斗争由来已久214

?矛盾在“文化大革命”风暴中加剧216

?死在院内深不及顶的井里218

?残酷的迫害没有止息222

?彻底平反昭雪,但死因依然是谜223

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传奇 / 227

?孕育在困难时期,没有“户口”,“四大件”先行227

?诞生在动乱年代,限期完工,艰难推进230

?“老大”责任重大,十余年全方位试验,高难度、高风险232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莅舰视察,邓小平题词揭开海军历史新一页234

?结缘盲校,谱就堪传千古的爱民佳话236

?功高业伟,以中国十大名船殊荣载入史册237

核潜艇在“文革”风暴中破浪下水 / 238

?发愤图强,在“三无”条件下启动攻关238

?形势所迫,09工程暂时下马242

?危急时刻,《特别公函》发挥特别作用246

?举世皆惊,新中国核潜艇破浪下水251

西沙自卫反击战纪略 / 255

?南越当局野心膨胀,频频挑衅255

?毛泽东拍板:要准备打仗257

?斗智斗勇,人民海军以弱胜强260

?乘胜进击,收复南越强占的三岛263

朱德军事生涯的最后一页 / 267

?非常时期的将帅会267

?军舰上委员长讲话语重心长268

?检阅新列编的核潜艇操演270

?总司令最后的指示272

刘华清斗胆陈言海军《十年规划》 / 274

?毛泽东一个月内对海军作两次指示,海军党委突击

上报《十年规划》274

?为确保实现毛主席指示,刘华清突击写出《憋不住的“汇报”》276

?针对《十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汇报》从八个方面

提出意见和建议277

?邓小平:“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苏振华:“原计划

不能轻易改变”281

?邓小平指示“重新制定规划”,毛泽东最后嘱托在实践中落实283

所谓萧劲光“上贼船”事件真相 / 286

?因九大选举未投票,与江青等结怨286

?率先解放六十名领导干部,张春桥大为光火289

?一次党委扩大会,开了两年四季八个月292

?忍辱负重,战斗不息298

?彻底平反,一生真伪天下知302

邓小平揭开海军历史新一页 / 306

?派一个“局外人”到海军当“班长” 306

?工作百忙中,一次特别召见308

?海军党委扩大会上,一个振聋发聩的讲话309

?在青岛至烟台的专列上,听取叶飞、杜义德工作汇报312

?在航行的军舰上,郑重为海军题词314

?乘风破浪,人民海军从浅蓝走向深蓝316

海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补课始末 / 317

?举国上下大讨论轰轰烈烈,偌大海军按兵不动,杳无声息317

?叶飞经过数月的调查、思考,得出结论:这一课非补不可320

?海军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集中补课,邓小平亲临会场做动员323

?补课由上而下全面展开,海军历史揭开新一页325

叶飞与通俗歌曲冲击波 / 329

?流行歌曲乘开放之风悄然进京329

?一夜之间苏小明成了焦点331

?风波再起,童星程琳更遭非议333

?叶飞司令员说话了334

?抚今追昔,胡士平如是说335

刘华清的航母情结 / 337

?1970年:主持拟就新中国第一个建造航母的初步意见337

?1975年:抓住落实海军《十年规划》契机,郑重建言340

?1986年:将航母论证提上海军议事日程342

?1987年:与老司令员萧劲光共议航母建设347

?最后的心愿:中国早一天拥有自己的航母351

张爱萍的海军情结海军诗 / 354

?第一首海军诗记录了新中国海军第一次军舰命名盛典354

?离职海军后,仍满怀深情地写了多首海军诗355

?与徐时辅诗作酬和,留下一段旷世人才佳话360

?诗赠原华东海军文工团老战友,情谊“罕古感世人” 362

晚年邓小平三次力荐刘华清 / 366

?第一次,1987年11月18日,邓小平指着刘华清对大家说:

“调他来,就是抓现代化,抓装备”366

?第二次,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对江泽民等政治局常委的同志说,

刘华清当军委副主席,“比只看资格好”369

?第三次,1992年10月6日,党的十四大召开前,邓小平就军委人事

安排问题给政治局写了信372

后记 / 376

内容摘要:

中国从来都是一个海洋大国,而不是海洋强国。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军队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有海无防的状况。
  《蓝色档案:新中国海军大事纪实》选取了在新中国海军40年发展史上对海军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解密封存已久的蓝色档案,再现人民海军从无到有,打造“海上长城”的艰难历程。全书史料翔实,很多内容为首次披露,定是军史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蓝色档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3089957
如需购买下载《蓝色档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太原出版单位山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蓝色档案是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15.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73 的主题关于 海军-概况-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