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心智
历史的心智封面图

历史的心智

冯立鳌,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分析春秋时代人物活动及事件,昭示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应有的文化灵魂,加深我们对民族心智的理解。

书籍目录:

楚国部分

鬻拳:兵谏君王,自戕示惩

楚文王:临终处臣,善定后事

子玉:城濮梦战,内怯外刚

熊商臣:怠慢激将,诱测王意

乐伯:一箭中鹿,礼退追兵

楚庄王:敌国蓄多,断其易攻

楚庄王:臣不超己,退朝而忧

楚庄王:“神箭”惊军,诈言除恐

养由基:巧防神攻,较射制敌

楚相者:以交相人,命运粗断

孙叔敖:为官三怨,贤相可免

楚优孟:优孟衣冠,戏论贪廉

巫臣:废使弃名,谋定美色

楚共王:明分公私,宽容叛臣

谷阳:假名掩实,借汤献酒

楚御人:御途被阻,擒鹿显艺

薳启强:宝弓既赠,巧言索还

熊弃疾:告胜为败,惊兄夺宫

楚平王:安葬假尸,玩弄舆论

费无极:唆父娶媳,阴使连环

费无极:宴送铠甲,诱刀杀人

奋扬:欲避王矛,权借王盾

东皋公:隐真傍假,金蝉脱壳

伍子胥:诈失宝珠,巧计脱身

张仪:悬色收财,借妒诈利

靳尚:悬美惹妒,巧借枕风

楚小臣:利害各异,双环同心

郑袖:妒妇害美,诱妾掩鼻

陈轸:将计就计,化害为利

江尹:诱人阻封,为敌树敌

楚武士:偷换概念,巧辩免死

熊横:三策合用,信利两全

妾余:自伤为计,栽赃除敌

李园:香饵诱鱼,献妹窃政

鲁国、齐国部分

鲁齐君:尊亲弱国,尚功权移

曹刿:看重锐气,知己知彼

隰朋:蚁穴探水,巧用物性

逢丑父:舍生赴死,李代桃僵

齐景公:将相治国,佞臣乐身

晏婴:止刑数罪,智谏景公

晏婴:吴宫斗智,拒认“天子”

晏婴:民众参政,贵在独立

越石父:受屈知己,怒绝晏婴

隰斯弥:察见“渊鱼”,假作愚痴

孙膑:诈疯为计,智脱魔窟

孙膑:待人溺水,择机援手

邹忌:示假卜者,取证诬人

齐威王:以孝见忠,闻叛不疑

颜斶:争尊王庭,乐居山乡

淳于髡:空笼献鹄,倍显忠信

薛公:献王美珥,窥探隐情

田文:鸡鸣狗盗,诱生错觉

田单:活用《孙子》,五计败燕

田单:能败强燕,难下小狄

齐襄王:明嘉大臣,掠收民心

齐君臣:口诺实辞,口是行非

晋国部分

骊姬:谗杀太子,佯做好人

狐突:仇视惠公,幻见申生

狐偃:巧释“土”意,激励人心

介子推:辞禄焚躯,节标寒食

阳处父:假意决战,诳敌退军

阳处父:虚设诱饵,空言诱囚

臾骈:辞强约战,料敌退兵

魏寿余:家小“被捕”,“逃脱”诈降

赵盾:作戏诈降,骗定秦人

魏寿余:体语暗示,隐情明传

士会:意在言外,托假诱誓

屠岸贾:挖就陷阱,诱人入坠

程婴:以假乱真,巧演双簧

赵婴齐:梦中免祸,祭祀无果

晋景公:病入膏肓,临死梦鬼

魏颗:受惠结草,梦释心疑

荀寅:收贿啬夫,料无深情

晋人:“三色”识贼,化心弭盗

栾书:苦心作阱,巧设陷机

辛俞:志随栾氏,礼抗君命

晋厨师:自数“死罪”,巧辩得生

荀偃:痈疮隐痛,梦坠头颅

晋军:虚张声势,示形惑敌

叔向:伪造私信,书“遗”敌庭

智伯:送敌大钟,诱劈军道

三晋部分

魏文侯:示人和好,德服韩赵

魏文侯:巧诈拙诚,价值何取

翟璜:君贤臣直,智救同僚

西门豹:两度治邺,善贬恶褒

吴起:为卒吮脓,视兵如子

公叔:提婚测心,旁加干扰

公叔痤:看重卫鞅,病榻念才

徐子:坐保成业,“百战百胜”

惠施:善处无毁,持宠保荣

惠施:“投票”惨败,理证反常

范雎:无由辩罪,佯死逃生

济阳君:矫命自攻,陷害政敌

宋就:偷浇楚瓜,化害无形

赵鞅:梦射熊罴,盼兴赵氏

廉颇:示劫非宝,反破劫持

赵利:借道得利,佯示无奈

司马憙:宫女难除,举为王后

鲁丹:凭金见君,互难信任

陈需:杀人藏刀,借刀杀人

中山臣:替人求料,暗烧刍廥

韩昭侯:握甲佯寻,以术驭臣

韩昭侯:漏杯难用,守秘招喜

子高:佯赞功绩,暗救县吏

宋国、卫国部分

宋闵公:取宠宫女,辱士招祸

华元:漏犒御者,招致大怨

子罕:不贪之宝,玉璧难换

子罕:尊贤卑忠,看重教诲

宁俞:贿演双簧,闹鬼救君

卫献公:《巧言》戏臣,身遭驱逐

庾公差:避人射车,两全其美

孙林父:坑害晋卒,告败隐罪

宁喜:立约擅政,君难久容

弥子瑕:矫命驾车,食桃啖君

郑国部分

郑人:悬门不发,空城设疑

郑人:鸟栖楚帐,知为空营

公子宋:食指颤动,必尝异昧

雍姬:困中求母,亲父害夫

燕姞:佩兰招君,梦得兰花

子产:欲祭厉鬼,托言立祀

秦国部分

秦穆公:七日不醒,大梦逞心

怀嬴:缄口不语,解脱两难

秦穆公:济河焚舟,死而后生

杜回:绊于结草,圮地败兵

甘茂:揭明王秘,血口喷人

张仪:辞秦赴魏,计免双祸

公子池:摆明两害,谈悔献策

庸芮:二难推理,劝止陪葬

燕国部分

苏秦:苦心扶友,暗使激将

苏秦:淆乱功罪,诱获凶手

子之:佯言见马,察人诚信

燕公子:裸身明走,作奸脱逃

吴国、越国部分

要离:假手伤害,苦肉诈敌

范蠡;舍金救子,神料子性

陶朱公:侧翼视璧,以厚为贵

子皮:大蛇负小,衬托身份

其他部分

陈灵公:放纵“原欲”,衵服戏朝

陈公子招:共谋招祸,借头卸责

刖跪:洒水尿迹,无诬复仇

卜皮:男色为谍,探人隐秽

齐明:谬释关系,借箭射雕

息蔡:争媚强楚,双双受害

息夫人:息亡入楚,脉脉无言

褒姒:红颜命薄,屈受骂名

前言

春秋战国(或称“列国”)是中华民族有史载以来思想开初大活跃的时代,是民族心智迅速走向丰富、成熟的时期,发生于该时期并且形成籍载的人物活动,许多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心态,反过来,它们又对后世之人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深长的启迪,并且对民族心智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古籍所载的列国时代一些耐人寻味的人物活动和事件,以期昭示古人的智慧和应有的文化魂灵,加深我们对民族心智的理解。

本书从多个视角上分析发掘这些材料,并在分析中力求意境全面、解剖深透、富有创意。如在计谋的分析中,本书要着重指出计谋成功的奥秘和施行的关键点。为此,首先注重的是一条计谋与施行时的具体情况的联系。如果离开具体情况,对计谋进行归类列条的、抽象的渲染,尽管能举出不少例证,但总使人有失之空洞的遗憾。真正有用的谋略必然是具体情况下的产物,必然与具体的环境、条件和目的相联系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计谋也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上才能给人以真正的启发,因而本书对所列计谋只作具体的、微观的分析,不作列条归类。同时,分析当事人所用的计谋,无论该计谋是为了实现一种高尚的目的,还是其与卑劣的目的相结合,本书都将其视作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方法和行事的技巧,一般不对具体计谋的性质作褒贬之分。这既能给人以处事方法的启迪,又可给人以识别诡计的警示。在有关军事计谋的分析中,揭示了其与《孙子兵法》有关理论的内在关系。有人说,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思维的开阔,因为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在头脑中储备了大量的行动难题的应对办法,许多问题一经出现就能迎难而解。这也许就是计谋篇对人们最直接的意义。又如在许多文化心理的分析中,本书要着重揭示当事人的活动心态及其对后世的文化意义。一方面,本书的分析尊重史料,并且不脱离当时的时代,结合事件的具体情况力求作出深透的微观分析,使人们能看清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另一方面,其分析又试图从当代人的眼光出发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时代的逆向上考察其文化意义。分析中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包括对典籍所载人物之梦的分析,意在加深对人物现实生活心理的认识,多角度地反映出某种文化心态等等。这样的分析是否能给人以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鉴赏,是否能丰富或激活人们的思维灵性,则要靠读者自己去评判。

本书把对许多微观事件的分析放置于春秋战国十多个不同的国别中,意在加深人们对各国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动的认识。在每一国别中照顾事件发生的历史顺序,把战国时的魏、赵、韩一并归为“三晋”,接于晋国之后,既表明对春秋晋国的不同,又显示出对晋的历史承袭。书中还有许多在编排技术上随机处理的地方。读者如果能和本人系统分析春秋战国政治活动的其他三部论著相参照,一定会有更多的体悟,对当代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也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然而,在作者对列国政治的系统论述中,本书注重的是对人物及事件微观上的分析,一般不涉及对事件历史背景及前后关系的考察,因而揭示不了事态在当时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本着在生活中的某一点滴上能给读者以启发,也就基本达到了作者的初衷。

本书所用资料尽量取材于古籍,但有如下一些情况:第一,有些事件各典籍上记载不一致;第二,有些史籍所载事件,经后人考证为误载;第三,还有一些古籍上无记载而历史小说中有叙述、被后人所传的典型事件。无论资料来源如何不同,但它们毕竟是古人的一种谋略和文化意向,即便缺乏历史的真实,至少也是资料的作者所处时代古人心智的积淀。本书注重的是对古人心智的剖析而不是史籍故事的叙述,因而将许多复杂的资料一般在同一意义上看待和使用,各篇目均一一交代资料的多处出处,以便读者查阅。涉及列国故事的典籍记载纷繁冗杂,笔者所阅有限,有些可供分析的典型资料可能并未发掘或者未作分析。本书分折上的任何偏差都将由作者本人负责,惟愿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冯立鳌2007年2月于广州

内容摘要: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有史载以来思想开初大活跃的时代,是民族心智迅速走向丰富、成熟的时期,发生于该时期并且形成籍载的人物活动,许多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心态,对后世之人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深长的启迪,本书从多个视角上分析发掘历史材料,指出计谋成功的奥秘和施行的关键点,并在分析中力求意境全面、解剖深透、富有创意。本书把对许多微观事件的分析放置于春秋战国十多个不同的国别中,意在加深人们对各国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动的认识。  本书把对许多微观事件的分析放置于春秋战国十多个不同的国别中,意在加深人们对各国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动的认识。在每一国别中照顾事件发生的历史顺序,把战国时的魏、赵、韩一并归为“三晋”,接于晋国之后,既表明对春秋晋国的不同,又显示出对晋的历史承袭。书中还有许多在编排技术上随机处理的地方。读者如果能和本人系统分析春秋战国政治活动的其他三部论著相参照,一定会有更多的体悟,对当代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也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然而,在作者对列国政治的系统论述中,本书注重的是对人物及事件微观上的分析,一般不涉及对事件历史背景及前后关系的考察,因而揭示不了事态在当时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作者简介:  冯立鳌,1958年12月生,陕西扶风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对中国历史政治的论析著述颇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历史的心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2624772
如需购买下载《历史的心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历史的心智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07.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55.2 ,K820.25 的主题关于 历史人物-人物研究-中国-春秋时代 ,民族性-研究-中国-春秋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