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文化论坛
中国航海文化论坛封面图

中国航海文化论坛

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上海海事大学, 主编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由国家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同主编,选录2005~2010年有关航海日与航海文化、航海历史、郑和研究和部分海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著述,以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增强中国航海的软实力,并以此书献给中国航海日5周年。

书籍目录:

卷首语

航海日与航海文化

中国航海日的实践与承载的文化意义

谈中国航海日的设立及其重要意义

对中国航海日文化内涵的思考

中国航海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航海论

——谈一种开放的精神

郑和航海与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

论科学航海观的内涵与本质

郑和研究

从中国历史地理认识郑和航海的意义

郑和与哥伦布现象的对照研究

郑和下西洋待考问题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睦邻政策

卷首语

航海日与航海文化

中国航海日的实践与承载的文化意义

谈中国航海日的设立及其重要意义

对中国航海日文化内涵的思考

中国航海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航海论

——谈一种开放的精神

郑和航海与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

论科学航海观的内涵与本质

郑和研究

从中国历史地理认识郑和航海的意义

郑和与哥伦布现象的对照研究

郑和下西洋待考问题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睦邻政策

论郑和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

郑和与海外华人

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与阿曼航海史实研究

1433年郑和代表团曾访问佛罗伦萨教皇宫廷

再议复原郑和宝船与呼吁复原中国帆船

大型郑和宝船的存在及其出现年代探析

长四十四丈大宝船存在之新证

郑和宝船厂考

《郑和航海图》今析

郑和航海导航技术探讨

再论郑和远洋船队医学保障

从郑和航海实践看当代海权的新思维

郑和航海与海军的非战争运用

军事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郑和封侯考

北京法海寺太监李福善非南京牛首山太监(李)福善

郑和碑铭的史料价值

明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研究

《西洋记》研究综述

第一届世界华人郑和论坛学术观点述评

跨越南洋的明朝使团

——评《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

航海史研究

明代海洋观的变迁

前现代时期的海洋:从地中海模式到海上丝绸之路

《大明混一图》的地理范围辨析

元代海运功臣朱清和张碹考

明永乐漕运总兵官——陈碹

苏州妙智庵《皇帝御祭文》考略

龙涎香考

鹤驼与阿拉伯马

——明初海外入华异兽考

中国和西洋木帆船尾舵比较研究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述论

海洋文化

中西海洋文化的比较

——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关于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的思考

从东南亚看中国的海外发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涉及航海日活动的形式与内涵、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文化、研究与普及、沿海与内陆、管理与机制等多方面问题。从文化和学术的层面,选录2005—2010年间相关研究著述,主要来源于交通部郑和网站、中国航海日网站、2006年首届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文集《机遇·使命与海洋观的塑造》、《2008·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文集》、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办《郑和研究动态》及部分来稿。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涉及航海日活动的形式与内涵、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文化、研究与普及、沿海与内陆、管理与机制等多方面问题。从文化和学术的层面,选录2005—2010年间相关研究著述,主要来源于交通部郑和网站、中国航海日网站、2006年首届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文集《机遇·使命与海洋观的塑造》、《2008·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文集》、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办《郑和研究动态》及部分来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航海文化论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777456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航海文化论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航海文化论坛是海洋出版社于201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U675 的主题关于 航海-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