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基因封面图

基因

傅继梁,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为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撰写的,围绕遗传学理论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进行评述的专题性科普著作。共9章。第一章以基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讲述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以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为例,系统引入近代遗传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理论和实验渊源。第三章到第八章,以近年发表的新材料为主,介绍遗传物质的损伤、修复和突变;基因功能表达的调控;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哺乳动物体细胞遗传分析;转座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肿瘤分子遗传学等遗传学研究前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第九章从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表达的新观点出发,总结全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介绍:

傅继梁,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谈家桢教授。长期从事环境化学物质的遗传效应和哺乳动物体细胞群体的定量诱变数学模型分析。先后任华西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副总编辑,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遗传分析导论》、《基因工程小鼠》等专著。任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遗传学》副主编。

书籍目录:

第1章 基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1.1 孟德尔的实验和基因概念的产生

1.1.1 盂德尔的基因观

1.1.2 孟德尔工作的重大意义

1.1.3 孟德尔基因观的延伸

1.2 摩尔根学派的兴起和染色体遗传学说的确立

1.2.1 染色体遗传学说的提出

1.2.2 性状、性别和性染色体

1.2.3 摩尔根学派的成就使遗传学面临新的挑战

1.3 生化遗传学派的贡献和分子遗传学的萌芽

1.3.1 尿黑酸尿症和加罗德医生的假设

1.3.2 果蝇复眼色素合成的生化研究

1.3.3 “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设的提出

1.3.4 基因概念的一次升华

1.3.5 细菌转化和转化因子本质的研究

1.4 结构学派、信息学派和生化学派的融合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1.4.1 结构学派的研究

1.4.2 信息学派的兴起

1.4.3 DNA结构模型的提出

1.4.4 DNA结构模型的实验证明

1.4.5 DNA异体催化功能的表达

1.5 基因功能表达的遗传调控——操纵子学说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1.5.1 问题的实质

1.5.2 酶的诱导

1.5.3 结构基因突变和调节 基因突变

1.5.4 操纵基因和操纵子

参考文献

第2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2.1 细菌接合和遗传重组

2.2 细菌的性、性因子和染色体的单向传递

2.3 部分合子的形成和基因重组

2.4 噬菌体的遗传重组分析

2.4.1 烈性噬茵体重组分析

2.4.2 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顺反子

2.4.3 条件致死突变

2.4.4 溶原性

2.4.5 转导

2.4.6 限制与修饰

2.4.7 重组DNA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DNA损伤、修复和突变

3.1 突变的定义和分类

3.1.1 突变的定义

3.1.2 突变的分类

3.2 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3.3.DNA损伤修复系统的调节 与控制

3.3.1 SOS系统的发现

3.3.2 recA-lexA调控系统

3.4 靶型致突和非靶型致突

3.5 双氢叶酸还原酶的诱变研究

3.5.1 细胞水平的诱变研究

3.5.2 分子水平的直接诱变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因功能表达的调控

4.1 乳糖操纵子再分析——“葡萄糖效应”的本质

4.2 阿拉伯糖操纵子一同一基因编码阻遏蛋白和激活蛋白

4.3 色氨酸操纵子——弱化子的发现

4.4 λ噬菌体——个操纵子复合体

4.5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4.6 割裂基因和尚邦法则

4.7 一个基因编码多种蛋白质

4.8 体细胞的DNA重排和基因表达调控

4.9 真核基因组的调控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

5.1 表观遗传修饰的标记

5.2 非编码RNA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5.2.1 小非编码RNA分子的调节

5.2.2 长链非编码RNA分子与表观遗传调控

5.3 基因组印迹

5.4 基因表达的重编程

5.5 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机制

5.6 表观遗传与疾病

5.7 表观遗传与衰老

5.8 表观遗传的生物学意义

5.8.1 小鼠Agouti基因的表达调控

5.8.2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5.8.3 世代之间的袁观遗传

5.8.4 思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6章 哺乳动物体细胞遗传分析

6.1 体细胞遗传学简史

6.2 体细胞的突变研究

6.2.1 体细胞变异的基础和突变的判定标准

6.2.2 突变率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估算方法

6.2.3 选择在突变研究中的决定性作用

6.2.4 表型迟缓和选择程序

6.2.5 诱变是实验研究中扩大细胞遗传变异范围的主要方法

6.2.6 基因突变和体细胞疾病

6.3 体细胞的融合研究

6.3.1 细胞融合的发现和融合技术的建立

6.3.2 利用融合细胞定位基因

6.3.3 融合细胞的互补分析

6.4 DNA介导的基因转移

6.4.1 概况

6.4.2 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的结构变化

6.4.3 利用基因转移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的调控

6.4.4 逆向遗传分析与遗传工程小鼠-

6.4.5 哺乳动物克隆和干细胞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章 转座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7.1 “跳跃基因”的发现

7.2 麦克林托克模型

7.3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7.3.1 插入序列

7.3.2 转座子和质粒

7.3.3 噬茵体Mu

7.3.4 逆病毒及其长末端重复序列

7.4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7.4.1 黑腹果蝇基因组中的P因子

7.4.2 人类基因组中的转座因子-

7.4.3 转座因子与疾病

7.5 转移因子的生物学意义

7.5.1 转座因子有助于基因组新的功能性组分的构建

7.5.2 转座因子有助于寄主基因或基因群的调控

7.5.3 转座因子有助于形成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第8章 肿瘤分子遗传学进展

8.1 肿瘤病毒和癌基因

8.2 化学转化的实验研究

8.3 人癌基因的结构变异

8.4 癌基因之间的功能互补

8.5 癌基因诱变的动物实验模型

8.6 癌基因的功能及其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

8.7 肿瘤抑制基因的发现

8.8 表观遗传与癌变

参考文献

第9章 关于基因概念思考的延伸

9.1 基因组的能动结构及其演化

9.1.1 基因的不连续性

9.1.2 基因的不稳定性

9.1.3 基因的复合性

9.1.4 基因的能动性

9.2 生物演化与医学-

9.2.1 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生物演化

9.2.2 演化医学:生物演化视角下的医学

9.2.3 表观遗传修饰与演化医学思考

9.3 基因组人工修饰的伦理问题

9.3.1 基因治疗及其相关的伦理问题

9.3.2 灵长类动物的转基因研究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

9.3.3 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基因概念建立与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内容摘要: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物学、农学、医学和药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基因:产生与发展、启发与思考》系统介绍了遗传学基础理论和进展前沿。以基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以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为例,系统地引入了近代遗传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渊源。以遗传学的经典论著为依据,介绍了遗传物质的损伤、修复和突变;基因功能表达的调控;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哺乳动物体细胞遗传分析;转座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肿瘤分子遗传学等遗传学研究前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表达、生物群体遗传结构和生物演化、灵长类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工程化改造,以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等新成就和新观点出发,讨论了基因概念思考的延伸,以及由基因组人工修饰引发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基因:产生与发展、启发与思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在鼓励创新思维的今天,学习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是学习者必须努力探索的问题。本书对遗传学这门重要基础科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而有智慧的梳理和归纳,更有作者多年治学积累的心得,对读者必有科学思路方面的启迪。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基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813850
如需购买下载《基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7 × 19装帧平装
页数 289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基因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Q343.1 的主题关于 基因-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