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海洋法
现代国际海洋法封面图

现代国际海洋法

陈德恭,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6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国际海洋法的专著。全书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及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线索,介绍和总结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到2008年国际海洋法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一节 世界大洋 第二节 大洋和海的区别 第三节 21世纪是开发海洋的新世纪第二章 国际海洋法的性质及其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海洋法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海洋法的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国际海洋法的渊源与历史发展第三章 领海和毗连区 第一节 领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领海的定义 第三节 领海的宽度 第四节 领海宽度的基线 第五节 内水、河口、海湾

绪论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一节 世界大洋 第二节 大洋和海的区别 第三节 21世纪是开发海洋的新世纪第二章 国际海洋法的性质及其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海洋法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海洋法的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国际海洋法的渊源与历史发展第三章 领海和毗连区 第一节 领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领海的定义 第三节 领海的宽度 第四节 领海宽度的基线 第五节 内水、河口、海湾 第六节 领海的航行制度 第七节 毗连区第四章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第一节 海峡问题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海峡问题的国际实践 第三节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关于海峡问题的审议 第四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规定第五章 群岛国 第一节 群岛和群岛国问题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群岛问题的案例和国家实践 第三节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审议群岛问题和关于群岛问题的规定 第四节 群岛国制度的国际实践第六章 专属经济区 第一节 渔业管辖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200海里海洋区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海底委员会和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审议专属经济区问题 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国家立法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 第六节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之后公海渔业制度的发展第七章 大陆架 第一节 大陆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海底委员会和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有关大陆架问题的审议 第三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大陆架问题的规定 第四节 200海里以外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工作第八章 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海洋区域划界 第一节 划界问题的早期历史发展 第二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区域划界的规定及其审议过程 ……第九章 公海第十章 岛屿制度第十一章 闭海或半闭海第十二章 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和过境自由第十三章 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制度和管理机构第十四章 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第十五章 海洋科学研究第十六章 争端的解决第十七章 中国与海洋法附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统计表附录2 《公约》生效时和世界各国对海洋区域立法表

内容摘要:

国际海洋法的历史可溯源到公元2世纪古罗马制定的陆地与周围海域之间关系的法令,然而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建立将近1700年,国际海洋法仍停留在习惯国际法发展阶段,从领海、毗连区和渔区的建立都没有成文的国际法作为依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家实践包括大陆架和200海里海洋区的建立、促使联合国于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建立国际法委员会,确定国际海洋法作为最优先处理的项目。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召开,根据国际法委员会草拟的领海与毗连区、公海、渔业和大陆架条款草案,通过了国际海洋法的四公约。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60年召开,但未达成任何协议。 十一期会议,终于在第十一期会议上(1982年4月30日)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一次由所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全权外交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不仅包括所有联合国成员国,而且还有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共计168个国家或组织,是迄今联合国召开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最为全面、最为综合的管理海洋的国际公约,它包括了国家管辖范围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国际海底区域等内容。

编辑推荐:


国际海洋法的历史可溯源到公元2世纪古罗马制定的陆地与周围海域之间关系的法令,然而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建立将近1700年,国际海洋法仍停留在习惯国际法发展阶段,从领海、毗连区和渔区的建立都没有成文的国际法作为依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家实践包括大陆架和200海里海洋区的建立、促使联合国于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建立国际法委员会,确定国际海洋法作为最优先处理的项目。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召开,根据国际法委员会草拟的领海与毗连区、公海、渔业和大陆架条款草案,通过了国际海洋法的四公约。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60年召开,但未达成任何协议。 十一期会议,终于在第十一期会议上(1982年4月30日)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一次由所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全权外交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不仅包括所有联合国成员国,而且还有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共计168个国家或组织,是迄今联合国召开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最为全面、最为综合的管理海洋的国际公约,它包括了国家管辖范围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国际海底区域等内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国际海洋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772253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国际海洋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612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国际海洋法是海洋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93.5 的主题关于 海洋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