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
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封面图

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

何希君, 胡守萍, 张卓, 张交儿,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88.0

书籍简介:

猪传染病病理学原色图谱汇集了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各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是兽医学科研、临床诊疗、教学以及培训的主要内容。全书共19章,应用当前先进的显微摄像和大体标本摄像技术,以实验感染和经确诊的临床病例共340余幅典型的眼观图片、病理组织学图片、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菌学染色图片为主体,详尽地阐述了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并对疾病的病因学、病原学、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也做了简明精炼的阐述。

书籍目录:

1 猪圆环病毒病2 猪瘟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4 猪口蹄疫5 猪病毒性脑心肌炎6 伪狂犬病7 猪流感8 猪流行性腹泻9 猪传染性胃肠炎10 猪水疱性口炎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3 仔猪梭菌性肠炎14 猪大肠杆菌病15 副猪嗜血杆菌病16 猪支原体肺炎17 猪肺疫18 猪沙门氏菌病19 猪链球菌病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编写《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主要是为满足兽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研究之需,对高校和研究所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也为兽医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病理学的诊断依据。《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从临床诊断和科研实践中总结归纳了近年来主要流行的猪传染病病理学特征,汇聚了作者精心选择的病理学图片,《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所使用的眼观病理图片、病理组织学图片和分子病理学图片等都是作者的原创,内容丰富、全面,力求反映当前猪传染病病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近年兽医病理学发展取得的科技成就,为读者从病原到病理学变化的了解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帮助。【作者简介】1猪圆环病毒病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现已知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猪对PCV2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除病毒,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的主要病原。病原PCV在分类学上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病毒粒子直径14~17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含有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负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1.76kb。PCV对外界理化因子的抵抗力相当强,即便在pH3的酸性环境及72℃的高温环境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氯仿作用不失活,无血凝活性。PCV能在PK-15细胞上生长,但不能引起细胞病变,在感染的PK-15细胞内含有许多胞浆内包涵体。少数感染的细胞内含有核内包涵体。流行病学PMWS是最早被认识和确认的由PCV2感染所致的疾病。常见的PMWS主要发生在5~16周龄的猪,最常见于6~8周龄的猪,极少感染乳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或1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耐过猪后期发育明显受阻。但常常由于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达25%以上。在德国和加拿大,猪群中PCV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95%和55%,在英国和爱尔兰,猪群中PCV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86%和92%,但不一定表现PMWS症状。在中国对部分省市猪群检测,20日龄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0,1~2月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6.5%,后备母猪阳性率为42.3%,经产母猪阳性率为85.6%,肥育猪阳性率为51%,总阳性率为42.9%。临床症状可能在几个月内持续存在,在6~12个月达到高峰。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以及呼吸困难和咳嗽为特征的呼吸障碍。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体表浅淋巴结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有时可被触摸到,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贫血和可视黏膜黄疸。在一头猪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临床症状,但在发病猪群可见到所有的症状。常见的混合感染:PCV感染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PCV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感病毒等,有的呈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导致病猪的病死率大大提高,有的可达25%~40%。病理变化病变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组织。肺有轻度多灶性或高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肝脏有以肝细胞的单细胞坏死为特征的肝炎;心脏可见多灶性心肌炎。主要的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和肾脏。急性期,皮肤和肾脏的病变肉眼可见,肾肿大,皮质区苍白、有点状出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渗出性或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病例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可能伴有粘连和半月形结构,间质发生纤维化,血管萎缩。肾脏的变化可作为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诊断本病的诊断必须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的病原或抗体检测相结合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最可靠的方法为病毒分离与鉴定。病理学检查在病猪死后极有诊断价值。当发现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病灶时,应怀疑患有本病。病理组织学检查时如发现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类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发现嗜碱性或两性染色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则基本可以确诊。其他检查的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过氧化物单层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核酸探针杂交及原位杂交试验法等。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PCV2与其相关猪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诱发临床症状。世界各国控制本病的经验是对共同感染源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所以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和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确保胎儿和吮乳期仔猪的安全是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可取的。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能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1-1后肢和会阴部皮肤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2皮肤。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皮肤病变:四肢外侧皮肤斑块状淤血和坏死。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3躯干皮肤。散见直径约1cm的类圆形红斑。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4皮肤。真皮胶原纤维增生,皮下脂肪组织炎性细胞浸润。HE染色,200×。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5皮肤。病变蔓延到肌肉组织,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HE染色,400×。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6皮肤。表皮、真皮组织胶原化。HE染色,100×。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7肾。肾脏表面可见大量粟粒大白色斑点。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8肾。肾脏表面可见一直径约2cm的类圆形白色斑点,周围可见少量散在粟粒大小的白斑;切面皮质部可见形状不规则白色斑块。临床病例,保育猪。图1-9肾。与图1-8为同一病例。从被膜下到皮质深处可见大量单核细胞呈灶状浸润。间质性肾炎。HE染色,100×。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426680
如需购买下载《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17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猪传染病病理学彩色图谱是科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852.65-64 的主题关于 猪病-传染病-病理学-图谱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