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封面图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

计海庆,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剖析了人与机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机器人与机器人观念的内在联系,以及人机共生社会中的平等原则等问题。

作者介绍:

计海庆,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神·人·机器人

二、选题意义和论述思路一

三、相关研究概述

上篇 活动论技术观与机器人的观念

第一章 活动论的技术反思与制作的超限作用

一、亚里士多德:古典的活动论技术观

二、阿伦特:现代的活动论技术观

三、超限作用与机器人的观念

四、超限作用与技术伦理悖论解析

第二章 “人是机器”——功能化与机械化自我认识的历程

一、工具理性的超限作用与人的功能化

二、理念化思维的超限作用与人的机械化

上篇 小结

下篇 技术社会中的人与机器人关系

第一章 人机关系中的机器人

第二章 关系一:机器替代工人

一、从工具到机器

二、自动机器与工人

第三章 关系二:计算机替代大脑

一、人工智能可能吗

二、“深蓝事件”及其意义

第四章 关系三:想象中的人机共生

一、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

二、人机共生社会中的平等原则

下篇 小结

cyborg,人类的进化方向?——代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将要进行的分析论证,属于对技术及由技术引发的人的自我认识问题展开的哲学反思。连接这两方面反思的纽带——同时也是《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的主题——便是“机器人”。对于机器人,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工程师眼中的自动机器,可以是企业家眼中的生产设备,也可以是科幻小说家笔下的未来战士。但是,在哲学视野内的机器人却是一个具有挑战意味的概念,是一个逼迫哲学家们必须不断反思传统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异端。究竟是“人是机器”,还是“机器可以是人”,或者更进一步引出“机器是什么”,“人又是什么”的终极追问。由此,产生出种种的疑问和迷惑的“机器人”,实在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打发掉的概念,值得我们用哲学的眼光去一探究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454052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3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242 的主题关于 机器人-技术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