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最佳散文
2009中国最佳散文封面图

2009中国最佳散文

王必胜, 潘凯雄, 主编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2009年版本仍由王蒙先生出任主编,数位文坛宿将倾力协助,众权威选家精心编选。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刻度,为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的中国文学发展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书籍目录:

序散文带给我们的

吴霜国庆观礼记

阿来大地的语言

叶兆言江苏读本(节选)

苏童八百米的故乡

庞天舒龟兹岁月(节选)

徐坤一桥横卧,坐拥千年

熊育群被虚拟的行程

叶梅火车开进野三关

高洪波竹思

车延高在他心里住过的女人(节选)

王充闰不能忘记老朋友

理由淡定的秋色

周艾若我的父亲周扬(节选)

阎纲能不忆金镜?

任英康别一种送行

苏北沪上访黄裳记

王安忆我的阿姨们

李春雷玉兰飘香

余秋雨门孔

梁晓声谢铁骊老师

刘心武那边多美呀!

蔡翔到死未消兰气息

陈建华历史背面的断忆

迟子建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杨牧之遥远的北大

裘山山蓝天上没有鹰的痕迹

朱鸿窈窕淑女

陈映实没有婚礼的婚姻

周大新活在豫鄂交界处

刘醒龙一滴水有多深(节选)

雷抒雁生活如蓟

刘兆林我的粮食关系

肖复兴面包房

刘庆邦散文两章

赵大年菜羹香

池莉买酒记

陈染一个作家的生活片段

林那北病房纪事(节选)

塞壬合租手记(节选)

丹增生日与哈达

前言

古人曾有过的感叹,大雅久不作,不知是在什么状态下的生发,却一句名言千古传诵。文坛期盼大作,读者青睐高雅之作是常理。是的,浸润文学中,“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每每年度“散文选秀”时,总有这样那样的感喟.既有苛求也有欣喜。

同样,编完今年的年度散文、随笔(与潘凯雄合作)两选本,突然有一种兴奋,或欣慰。自忖有点莫名其妙,按说,编纂这些,即使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不是自己的东西,再说你并非文坛的什么什么,这丰歉盈亏与卿何干?关你何事?这样一想,多少有点不自在,不免自作多情了!

的确,说兴奋中有欣慰,是因为一年一度的散文,体现了作家们为文的真诚,作品有力道,文气足,面对纷繁的生活,体现了应有的文化担当。在文学中,散文是最见性情,看斤两的,最来不得虚伪。说家事,聊故常,纪人叙事,无腻歪之态,不强欢扭捏,以真心实意,与读者交心。即便是写花草虫鱼,芥子之微,由小见大,也描绘世相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所以,本真与诚实,是散文的特长,由此,无论是写世道人心,说家国大事,还是抒一己欣欢忧愁,都可以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留存。这可能说的大了些,虚了些,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看我们丰厚的文化典籍中,看看文学大家们的实绩,其散文的地位不是谁说了或不说了就可以改变了的。所以,无论是过往还是眼下,散文创作.不可小视。

我所不解的是,在当代文坛上,虚构性的文字地位,享有的盛名,多少有点名不符实。它们在众多的评奖中风光,在热闹的集会中唱主角。不可否认,小说戏剧影视之类,作为文坛的重要门类,时有像样的东西在闪光。而满眼尽是这些,多少有点不正常。君不见,放肆的语言狂欢,空洞的精神表达,或者过分的小资情调,语言的夸饰,生活的矫情,所谓大制作之下的空洞无物,都是这类艺术近期人所诟病的原因。有论者认为,不少作者痴迷形式主义,醉心于空虚的情感表达,损伤了文艺的神圣,也远离着读者观众。每年不是有过千的长篇小说创作吗,不是有什么这百花、那金鸡的艺术奖项吗,留下了多少人所仰目、共识好评的东西呢?圈子内热闹,媒体鼓噪,成一时之景。文坛爱好表面文章,这也成全了一些好事者们以自娱表演和自我陶醉为好。无怪乎,有入说,文学容易成为某些管理者们口头高兴和工作总结的话题。一时间,创作流于时文,文学成为时景,人为的热闹景象,令人不免唏嘘。

有人爱说,当今的读者不买账,受众胃口挑剔。此话不虚。从创作本体看,远离生活,背离大众审美情趣这一点上.不能不是一个病因。受众不买账,在情感向度上,最厌恶那些自娱自恋,自视清高,缺少诚意的创作。所以,当我们从一个年度的散文随笔创作中,看人文精神的张扬,在描绘世相,追问人生,抒写心灵众多方面,既是鲜明的题旨表达,又有深入的思想探究,以及生动真实的形象描绘,即使精神层面上的思考也有如家常式的亲和之时,不能不由衷的欣喜。这也是我们多年来编辑年度选本突出的感受。可是,媒体和管理者们的眼光聚焦的是那些强势的文学样式,散文随笔只好退避为枉自生灭,也好,文章寂寞事,文学不独为某些人猎取功名的资本,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自有古训为鉴。

具体到这个选本,散文创作面对浮华的现实,雅致闲静的文心表达,水波不兴的生长生成,触角伸向社会人生诸多方面。选本的总体面貌分为三主题。一是家国意识下的文化情结。作家从文化典籍、历史地理、家乡故里等等,感知时代气息,描绘生活变化,引发出独特思考。今年,适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开篇《国庆观礼记》一文有生动的描绘。作为一篇精短的文字,不铺陈宏大场景,而从个人化视角描绘了欣逢盛世的高致情怀。闲雅的笔法,几经勾勒,烘托了重要的题旨,是散文表现大事少有的。其他如《居庸关漫兴》《龟兹岁月》《江苏读本》等,体现了作家对于深重文化历史的关注。无论是家乡情怀,还是他乡的游子心绪,对于中华的文化都寄情遥深,无论是历史的堪察,还是现实的观察,从中华文化的背景中找寻家园故国的精神之源,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曾多为人所描写的历史故地,作家注重新发现新感受。二是人物纪怀中情感表达。从故人旧友,名人凡人中,展示他们独特个性,特殊的阅历。作品多半是写故知旧交,这类人物曾有过较为显见的功绩,所写对象也多是一方人物。这一部分集合了众多近期故去的名人闻人,因为他们的文化贡献,因为他们的友情,因为他们的思想精神,都成为人生可贵的记忆,成为作者笔下精彩的文字。其间,也有亲人间亲情表达,或写夫人,或回忆父辈,从个性化的视角看亲情,写世情,不独是家人的怀念,有着较为深挚的精神交流。这类作品为本年度散文中的佼佼者。三是生活中人生感悟,这类多为情趣散文。生活的万花筒,不总是绚丽和灿烂。面对烦难,甚或困厄,诸如雷抒雁所写的题目“生活如蓟”。我们经历了,我们有过的或不曾有的面对,都是一种人生财富,这在喧嚣的当下,繁难的人生,对于每一个经历者都会有新的解索。智者广博,贤者豁达,而勇者无畏,无论如何,我们是亲历者,拥有了经历了才完整。通过众多的经历、亲历而点石成金的剖析,在作家们的笔下,既有丰富的人生内容和个人性的体验,也有普世情怀。五味杂陈,是生活的现实,也是文学的体味,尤其是在对故人故事的回忆中,打捞生活的醇味,看取世相的驳杂,得以精神上的提升,才有完整的人生。这也是生活类的情致散文最为打动读者的一个原由。

由绘事,写入,记情诸多方面,选本中的散文丰赡沉实,立体多面,体现了一个文学样式的年度风采。更何况,作者多是文坛宿将,散文好手,其文采风流,可见一斑,仅凭这一点,相信读到这个选本的你,不会失望的。是为序。

2009年秋于北京

内容摘要:

  文学佳作年选,对于专家来说,是文学流年的历史见证,是对作品流变过程的分类赏析;而对于大众来说,就是一种普及、传播文学的快餐。省时、便捷,各得其所。文学佳作年选,如同收割庄稼,割了一茬又催生了下一茬。文学似乎在年度的收割中长快了。当下的文学作品还未来得及尘封,便有人抢着为它搜微、存档、检索、点评,这不能不说是时代对文学的垂青。  本书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打开了文学的多元生存空间,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它更多的是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客观审视或居高临下的姿态亲近现实,它关注生活,靠近民众的阅读心理。因此,本书不奇异、不乖张、不空蒙、不小资,平实、亲切、生活、现场,就是它的特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2009中国最佳散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太阳鸟文学年选
9787205066888
如需购买下载《2009中国最佳散文》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沈阳出版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300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2009中国最佳散文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1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