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幻象
现代性的幻象封面图

现代性的幻象

陈晓明,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系作者近年写作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对当前学术转变的现实内涵作了解答,展示当代学术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背景下展开的学术话语运作的图谱。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

书籍目录:

自序:记忆与踪迹

上编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一、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二、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三、“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四、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一、现代性之隐忧

二、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三、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一、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二、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三、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一、现代性与历史化

二、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三、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四、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一、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二、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四、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一、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二、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三、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一、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二、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三、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四、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一、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二、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三、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四、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五、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

下编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一、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二、深化与改写:历史/道德的陷阱

三、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一、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二、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后现代图景

三、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四、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一、潮流或市场的梦想:浪漫又先锋?

二、后现代的尴尬:现实的错位

三、BOBO族的关学:新新浪漫主义

四、文化象征意义:倒退或者补课?

第四章从容中的坚韧:无法穿透的现代性之墙

一、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二、历史轮回与“现代性”之坝

三、在爱欲的尽头舞蹈

四、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五、穿越过当代生活的废墟

第五章现代性的幽灵:城市文学的“他者”历史

一、城市文学的一般前提辨析

二、无法建构的他者史,怪影重重

三、革命对城市的驱魔,乡土的胜利

四、城市崭露头角,不充分的主体

五、历史永不终结,城市他者化的延搁

六、乡土经验及现代性的永恒胜利

第六章“天下”的托辞:责任、规训与暴力

一、“天下”:面向新国际的规训

二、“天下”:暴力与艺术的超越境界

三、暴力美学的依据和托辞

第七章最终的秘密:碑、瘤子与乱伦后的谋杀

一、秘密地带,墓碑,文本的虚幻性

二、瘤子,叙述的飞扬与乡村的苦难

三、乱伦、谋杀与人性的秘密

四、山谷里的诫碑,历史遗产与另外的道路

第八章“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

一、底层的苦难与悲悯情怀

二、推向极致的表现方式与脱身式的变异

三、囚禁的思想根源与脱身的艺术可能性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近年写作发表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书中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尤为可贵的是,具有一定深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是作者近年写作发表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当代学术的前卫论题从“后现代”转向“现代性”,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诡异的倒退和保守,但本书对此学术转变的现实内涵作了解答,揭示当代学术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背景下展开学术话语运作的图谱。本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尤为可贵的是,具有一定深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本书既有理论的辨析,也有具体的文学文化实践的阐释。本书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异的艺术分析能力,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俊逸的文风。因此,本书对于专业人士是助益良多的参考,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则是开辟思想视野之作。【作者简介】  陈晓明,1959年2月生于福建。有知青经历,后上大学(77级)和读研究生(1983年)。1990年获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位,留在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院高评委委员等职。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5~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一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访问讲学。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专著有《无边的挑战》(1993)、《解构的踪迹》(1994)、((剩余的想象》(1997)等14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评论300多万字,在欧美学术刊物Critical,Studies,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性的幻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21世纪学术文库
9787533450854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性的幻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福州出版单位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92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性的幻象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 的主题关于 文学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