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
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封面图

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

金吾伦, 张超中,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0.0

书籍简介: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融合,体现为科学的中国化;中医药学则是中国化科学的一个典型。本书将科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科学作为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整体论的层次上统一起来讨论。

作者介绍:

金吾伦,193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师从于光远、龚育之。1991年起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1990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从事科学哲学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跨学科研究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书籍目录:

总序

上篇 科学的中国化

第一章 科学中国化的艰难历程

第一节 古代西方科学的传入:第一次西学东渐

第二节 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第二次西学东渐

第三节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第四节 学习西方,改革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制度

第五节 科学中国化的先锋——蔡元培

第二章 科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第一节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第二节 牛顿力学的引进

第三节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引入中国

第四节 爱因斯坦进中国

第三章 引进消化吸收

第一节 科学引进中国的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引进

第三节 中国科学家在国外的科学贡献

第四章 吴大猷对科学中国化的贡献

第一节 格物致知思无穷

第二节 为科学在中国生根

第三节 关于“移西入中”问题

第五章 请赛先生在中国落户

第一节 科学究竟是什么

第二节 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

第三节 让科学在中国扎根

第六章 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

第一节 中国为什么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第二节 关注创新

第三节 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

第七章 组织学习与创新文化

第一节 组织学习

第二节 创新文化

第三节 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第四节 科学家的创新文化素质

下篇 中国化的科学——以中医药为例

第八章 传统科学境界的拓展

第一节 王国维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钱穆体认的中国科学

第三节 传统科学境界的拓展

第九章 整体的精神生成

第一节 整体生成法的提出

第二节 整体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新道家的文化观及其未来形态

第十章 中医学的精神传统

第一节 “不可治”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不用治”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神:《内经》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

第四节 自觉整体论

第十一章 中医药科研的方法论反思

第一节 中医药科研的“方法失灵”现象

第二节 “方法失灵”的原因在于中医药自主性的丧失

第三节 中医药的原创方法是最适合中医药科研的方法

第十二章 中国化的科学——科学作为通学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

第三节 通识教育与学科发展——以中医药为例

第十三章 中医药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第一节 中医药创造的机遇

第二节 中医药创造的道路

第三节 中医药与自主创新

第四节 中医药与国家创新体系

内容摘要:

科学传入中国既是历史事件,也是文化事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过程,曲曲折折,集中体现为科学中国化。本书以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价值为基础,将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作为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整体论的层次上统一起来讨论;打破单纯工具理性的褊狭,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野评述中国文化,论述中国文化对催生世界文化新模式的积极作用,认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构建整体性科学的关键因素,尤其中医药学的整体性科学价值突出,是整体性意义上的中国化的科学。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大学师生、科研管理者、哲学工作者、科学史工作者及爱好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
9787030181305
如需购买下载《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是科学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N12 的主题关于 科学技术-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