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袁集
三袁集封面图

三袁集

(明) 袁宏道, (明) 袁中道, (明) 袁宗道, 著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精选三袁兄弟的诗文佳作加以解评。

书籍目录:

前言/001

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及其主体意识(代序)(陶应昌)/001

◎袁宗道

携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001

真定道中/002

鼓吹/003

憩有斐亭/004

游百丈泉/005

过黄河/006

寒食有感/008

咏怀效白/010

食鱼笋/012

寄无念/013

新春索居/014

荷花池/015

斋中独坐/015

偶成/016

北发/017

新野道中/018

保安驿道中/019

过旧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020

宿古驿/021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022

晨起/023

夏日小斋杂兴/024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四首选一)/025

送刘都谏谪辽阳/026

月夜登楼偶成(其二)/028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029

春日闲居/031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032

读李洞诗/033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034

初春和陆放翁韵/035

葛医序/036

锦石滩/038

岳阳纪行/039

大别山/040

龙湖/041

游西山(一)/042

上方山(三)/043

小西天(一)/044

陶编修石篑/045

答王衷白太史/047

三圣庵记游/048

极乐寺纪游/049

◎袁宏道

古荆篇/051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057

江上(二首)/058

其一/058

其二/059

嘲王以明先生/060

万二酉老师有垂老之疾,感而赋此。万,里中老儒,余家父子兄弟祖孙皆从之游,其人可知。时丁亥九月也/061

送邹金吾游白下,时寓武昌/062

雀劳利歌/063

花朝即事/064

江涨/065

即事/066

道傍柳/067

社中/068

赠李子髯/069

江上送别/070

江行/071

紫骝马/072

感事/074

归来/075

狂歌/076

别洪子,兼寄吴临川/077

郊外水亭小集/078

怀龙湖/079

答李子髯(二首)/080

其一/080

其二/081

出郭/083

浩歌/084

寄散木/085

高唐道中/086

舟中/087

登焦山逢道人/088

曹以新/089

横塘渡/090

闲居杂题/091

憩法相/092

别王百谷/093

嘉兴道中/094

听朱先生说《水浒》/095

猛虎行/096

妾薄命/098

棹歌行/099

经下邳/101

柳枝词/101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四首选一)/102

宿朱仙镇(四首选一)/104

白门逢焦师坐主/105

竹枝词(十二首选一)/105

大堤女/106

月下偶成/107

舟行黄金口同散木、王回饮/108

和翠芳主人鲁印山韵/109

清明/110

竹香/111

闻省城急报/112

月下坐小阁/113

过田我在鹤墅/114

风林纤月落(四首选一)/115

甲辰初度(四首选一)/116

乙巳元日/117

又和龙君超韵/118

七夕偶成(二首选一)/119

登遨游冢有感作,示凡公、响泉道人/120

春分忽大雪,同小修赋/121

新晴/122

寄黄平倩庶子(二首选一)/123

雁字(十首选一)/124

余山居六年矣,丙午秋复北上,临发偶成/125

丽阳驿题壁/126

宜城饮王舍人家留别/128

邺城道/129

夏日城西园亭闻蝉,得阴字(三首选一)/130

沧州逢瞿太虚运使,问及近事,偶题/130

雪中投宿栖隐寺,寺瞿大冶五十里,在乱山中(三首选一)/131

江上见数舟为公卒所窘(二首选一)/132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133

登晴川阁望武昌/134

王郡丞邀饮阳和楼/135

登苏门山泛舟百泉/135

隆中/136

上方/137

与丘长孺书/139

雨后游六桥记/139

灵岩/140

虎丘记/143

晚游六桥待月记/145

五泄/146

莲花洞/147

叙陈正甫会心集/148

满井游记/149

拙效传/151

徐文长传/153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156

游苏门山百泉记/159

山居斗鸡记/160

◎袁中道

晚过黑牛渡(二首选一)/163

村居喜社友李素心至/164

朝耕(二首选一)/165

夜泊/166

登虎丘戏为歌行变体示长孺/167

下第咏怀/170

风雨舟中示李谪星、崔晦之,时方下第(三首选一)/171

南阳道中/172

哭若霞/173

舟中偶成怀同学诸公,各成一诗/174

短歌/176

咏怀/177

徐州夜泊有怀/178

即事/179

读子瞻集书呈中郎/180

中郎生日同大兄/181

再游/184

述别为吾友丘长孺/184

人都迎伯修榇得诗十首效白/186

听泉/187

七夕同彭长卿、中郎/188

月夜同中郎至柳浪/189

裕州道中/190

邺城道中(十首选一)/191

署中闻蝉/192

晓/193

檀州书院有龙爪槐,枝叶婆娑,荫覆数亩,诗以记之/194

送方子公附中郎舟南归/195

澧阳晚泊/196

将至襄中/197

黄鹤楼/198

醉歌/199

澧州逢毛氏大姊以避盗至/200

德山闲步/201

病中漫兴/201

有感/203

途中怀先兄中郎/203

枝江道中/204

将赴新安任,出都门/205

由芜湖入新安道中/206

曹医序/207

程晋侯诗序/208

清荫台记/21O

游高梁桥记/211

西山十记(其四)/212

东游记(其十四)/213

卷雪楼记/215

书方平弟藏慎轩居士卷末/216

书黄筌花鸟册/217

《游居柿录》之一/218

《游居柿录》之二/219

楮亭记/221

书游山豪爽语/222

一瓢道人传/223

◎附录

公安三袁年表/225

三袁著作主要版本/231

三袁研究主要著述/231

《三袁集》名言警句/232

前言

明万历年间,以诗文著名,且影响并矫正一代文学风气的作家是公安三袁。他们是: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袁宏道(15681610),初字孺修,改字中郎,号石公、六休。袁中道(15701624),字小修。

有明一代文学,在袁氏兄弟之前,是万口一词、万喙一音的僵化局面。开始是以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陈陈相因,互相模仿而缺乏生气;之后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他们高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大旗,反对“台阁体”的诗文风气,给文坛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由于过分强调模仿秦汉、盛唐,出现了递相抄袭、失去创造活力的诗文风尚,严重阻碍了文学的正常健康发展。宗道以学李攀龙、王世贞人手,但觉得李、王诗文板重僵化,没有生气,认为“诗文之道不尽于是”,于是摆脱拘束,自辟蹊径。宏道继续乃兄的道路,中道同声相和,揭竿而起,一举形成全新的诗文新气象,四库馆臣说:“其诗文变板重为清巧,变粉饰为本色,天下耳目于是一新,又复靡然而从之。”

三袁诗文题材内容相对集中在个人生活方面,多表现他们生活纵恣放浪的适意,赏玩名山大川的乐趣,谈说修养心性的学问,以及他们对官场世态的厌恶等。所以三袁诗文艺术主要是求新、求变、求真,也就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求新就是要突破一切成法,自为法度。“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答李元善》)。求变就是要随时代更替升降改变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模拟前人的陈词滥调。宏道说:“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言语之迹,而貌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之夏葛也。”诗文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求真就是要在诗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感真心灵,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忧国忧民,都必须是来自真实情感。宏道曾经批评那些假忧国的人,“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因为在那些人的诗文里没有真实感情,因此他们强调向民歌学习,“间巷有真诗”,就是说那些民歌能够抒发真情。

《三袁集》分别以孟祥荣校注《袁宗道集笺校》、钱伯城校注《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共选诗文193篇。其中袁宗道诗31篇,文12篇;袁宏道诗80篇,文15篇;袁中道诗41篇,文14篇。需要指出的是袁宏道《山居斗鸡记》,钱伯城笺校本未收,此次据《袁中郎十集》补出。其他字句异同均按上述笺校本为准。

本选本三袁诗文分配数量,一是按照其作品数量多少和诗歌反映公安派特色的情况。再是根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其三注重收入反映这些诗人生平以及其诗歌主张、诗歌风格变化的作品。袁宗道是公安派的开风气人物,作品数量少,且高质量的作品不多,因此相对收录的少些。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中坚,诗文风格变化也很明显,此次编选也以袁宏道作品为主要骨干。袁中道与其兄长互相应和,诗文作品也有矫正前期公安派溜滑的趋向,选录就稍多一些。

《三袁集》诗文“题解”、“新解”、“新评”部分既吸收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如作品编年,多采用笺校本,一些特殊注释,诸如年号、职官、地名等也参照上述笺校本的说法,或者根据笺校本增益,在此特意致谢。“新解”、“新评”部分则更多注重创新性和知识性。

此次选本所选诗文很大一部分是其他选集所没有的作品,尤其是袁宗道、袁中道作品,“题解”、“新解”、“新评”或时有疏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吴言生郑继猛

2008年8月

内容摘要:

  《三袁集》分别以孟祥荣校注《袁宗道集笺校》、钱伯城校注《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为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共选诗文193篇。其中袁宗道诗31篇,文12篇;袁宏道诗80篇,文15篇;袁中道诗41篇,文14篇。需要指出的是袁宏道《山居斗鸡记》,钱伯城笺校本未收,此次据《袁中郎十集》补出。其他字句异同均按上述笺校本为准。本选本三袁诗文分配数量,一是按照其作品数量多少和诗歌反映公安派特色的情况。再是根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其三注重收入反映这些诗人生平以及其诗歌主张、诗歌风格变化的作品。袁宗道是公安派的开风气人物,作品数量少,且高质量的作品不多,因此相对收录的少些。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中坚,诗文风格变化也很明显,此次编选也以袁宏道作品为主要骨干。袁中道与其兄长互相应和,诗文作品也有矫正前期公安派溜滑的趋向,选录就稍多一些。  明万历年间,以诗文著名,且影响并矫正一代文学风气的作家是公安三袁。他们是: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袁宏道(15681610),初字孺修,改字中郎,号石公、六休。袁中道(15701624),字小修。  三袁诗文题材内容相对集中在个人生活方面,多表现他们生活纵恣放浪的适意,赏玩名山大川的乐趣,谈说修养心性的学问,以及他们对官场世态的厌恶等。所以三袁诗文艺术主要是求新、求变、求真,也就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求新就是要突破一切成法,自为法度。“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求变就是要随时代更替升降改变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模拟前人的陈词滥调。宏道说:“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言语之迹,而貌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之夏葛也。”诗文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求真就是要在诗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感真心灵,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忧国忧民,都必须是来自真实情感。宏道曾经批评那些假忧国的人,“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因为在那些人的诗文里没有真实感情,因此他们强调向民歌学习,“间巷有真诗”,就是说那些民歌能够抒发真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三袁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9787805988917
《三袁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太原出版单位三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40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三袁集是三晋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7.482 的主题关于 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明代 ,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明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