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漫谈
司南漫谈封面图

司南漫谈

陈思璁,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指南针、罗盘的发展演化过程,尤其对罗盘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历史与方位

指南针发展简史

指南针传入西方与发展

第2章发现磁的秘密

磁石的发现

斗棋与磁幻术

磁现象作用

磁石应用

第3章指南车与司南

指南车

指南针始祖司南

第4章司南演变:指南针

指南针的起源

指南针的放置方法

指南鱼与指南龟

堪舆家与指南针

第5章方位盘

早期方位占卜图

式占盘

第6章罗盘简介

罗盘种类

罗盘的尺寸与构造

罗盘的选购

罗盘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第7章罗盘与堪舆

风水罗盘发展简史

经天纬地话罗盘

三合罗盘

第8章罗盘应用

地理测绘

军事罗盘

旅行

电子罗盘

航海罗盘

第9章罗盘导航与古代航海

指南针与航海简史

古代远航历史与航线

造船技术与船舶

航海针路

其他航海导航知识

中外古代海道图

历代航海技术发展与指南针

第10章指南针在国外的传播

指南针的外传

指南针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指南针在欧洲的传播

指南针在东亚的传播

第11章司南遗产

司南现象

中外学者的探究

留给炎黄子孙的思考

前言

司南是指南针的母亲,在古代,“司”是“指”的意思,“司南”就是“指南”,因此,可以说一部司南的历史就是一部指南针的历史。

指南针连同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是中国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件侥幸的事,它首先需要对磁力、指极性的认识,其次需要对极光、太阳黑子、磁偏角、力学的认知,它的应用还需要人工磁化理论和切割琢磨技术作为基础,现在,考古学已经证明,我们祖先对磁石的认识可以上溯到距今7300年到7500年。就以文字记载来比较,也比欧洲早出1000多年。对太阳黑子的认识,殷商甲骨文中的记载,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航海时发现磁偏角震惊了世界,但比中国的沈括发现磁偏角的时间晚400多年。有了磁偏角的知识,指南针的应用才真正跨进了科学的大门。值得注意的是,司南必须把硬度为5.5度至6.5度的整块花岗石和式盘打磨得非常光滑,否则会影响指南针自由旋转。我国商周时期琢玉工人的技术已很精湛,到春秋时期就能把硬度5-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制成各种形状的玉器,这就为指南针的磨制奠定了技术基础,也铸造出我们祖先细致、坚韧的优秀性格。

司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认识了磁石的特性,随之应用到各个领域。除用于航海外,有意义的是中医药学。医师们经历代临床研究,认为磁石性味辛、寒、无毒,归肾肝二经。其药用在诸家本草多有记述。《史记》中记有中药散剂“五石散”的配方,其中的灵磁石就是磁石的一种;汉初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述了磁石的药性,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养肾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宋人用磁石吸铁作用来进行外科手术,吸走掉人眼里或口里的细小铁质异物;唐朝孙思邈记下了制造磁化酒和磁化水的方法;高濂《遵生八笺》记载把磁石安在木枕上,可以“明目益睛,至夜可读细书”。这与当代许多科学家致力于人与磁的关系的研究暗合。其次是在军事上的应用,史书记载,晋朝大将马隆在泰始年间(265-274年)与羌戎战於西北地方,马隆曾以磁石叠夹道,阻滞羌人进军,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外,陶瓷工人使用磁铁在釉缸中来回旋转,除去釉中含有的铁杂质,以提高瓷器的洁白度与透明度。隋唐年间,古代炼丹家也将磁石纳入炼丹的化学药物之一,西汉的刘安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有趣的是,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曾用磁石砌门墙,羌胡人带铁制兵器入门,磁石吸去他们的兵器,故阿房宫门又被称为“却胡门”。

当然应用得最多的还是娱乐领域,从皇帝到民间,各个阶层的人们利用磁石的磁性,创造出形式各殊的游戏。士大夫发明了“斗棋”、“唤狗子走”、“葫芦相打”等游戏;民间还有“磁瓢”、“磁木偶”、“磁幻术”等游戏并配以杂耍。西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将他发明的“斗棋”献给汉武帝,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这一游戏一直流传到明清。

然而,指南针和罗盘应用得最广泛、历史最久远的还是风水。指南针与罗盘是一对孪生姐妹,而罗盘具有记载高容量信息的功能,我们的祖先几乎将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八卦理论、二十四干支、十二生肖、天文二十八宿统统纳入这个小小的罗盘中,创造出了独特的中国风水理论。明代以后,罗盘记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层数也越来越多,最多的竟有五十多层。这样,风水罗盘就从记载中国古代天文学、古代地理学的单纯科学文化演变为占卜一类的风俗文化,它包含着科学和迷信两个部分。而其中的迷信部分吞噬了多少中国人的聪明和才智。

指南针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从而奠定它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事件,还是它远渡重洋传人地中海和波罗的海之后,它使地中海诸国濒临绝境的海外贸易起死回生,并给西方的深海航运带来突破性的发展,创造出陆上运输无与伦比的奇迹。繁荣的海外贸易催生出船舶经营人联合会和商人公会,以及集市贸易等新的商业和运输的组织和制度,随着卡孟达委托制的普及,一个新兴的阶级海上贸易商阶级诞生了。这个阶级的发展,顺理成章地萌芽出公司法人和法人资本、经理制和委托制、信贷和簿记等资本主义因素。之后,哥伦布带着中国的航海罗盘发现了新大陆,这个新兴的阶级随之开始了血与火的原始资本积累。他们靠抢劫和屠杀创造出一个个殖民地。一旦财富和力量成熟,一场资本主义革命席卷欧洲,欧洲诸国在同封建统治的几次复辟与反复辟的较量中,最终赢得了胜利。又经过几百年的积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似乎永远无法弥平的东西方的巨大贫富差距和强弱对比使西方七强能够称霸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国人的指南针给欧洲的资产阶级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方向。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弗.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把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并因此而引起无数的变化,任何帝国、教派对人类的影响仿彿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李约瑟博士都认定中国的三大发明是“资本主义的前提”。这就是说,没有中国人的发明,西方的资本主义根本就无从谈起。

内容摘要:

  司南,是古人将天然磁石制成勺状,放于铜盘上以示方位的工具。本书从磁石的发现入手,将司南的发明,指南鱼、指南龟、罗盘直至现代指南仪的演变过程一一进行了展示,并将其在航海、测量、旅行、军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用途逐一介绍,以使读者对古代方向中的文化秘境有所了解。  “慈招铁,或引之也。”这是古人关于地磁现象最早、最精准的记载。正是利用磁“招铁”的特性,古人将天然磁石制成勺状,放于铜盘上以示方位,其柄所指为南方,这就是司南。  古人对地球方位的认识很早,由此划分了东、南、西、北、中五方,并与五行相对应,即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司南的发明,对古代通商、游历、行军、航海等诸多社会活动提供了保证。堪舆家可据此测定坐北朝南、观宅择穴,天象家可据此观星辰变化、定星宿历法,统治者将其用于四方,作治国之用,民间百姓更是将司南形象及方向融入生活,随处可见其饰物,以明心智,趋利避凶。  本书从磁石的发现入手,将司南的发明,指南鱼、指南龟、罗盘直至现代指南仪的演变过程一一进行了展示,并将其在航海、测量、旅行、军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用途逐一介绍,以使读者对古代方向中的文化秘境有所了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司南漫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6695177
《司南漫谈》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司南漫谈是重庆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212-49 的主题关于 指南针-普及读物 ,罗盘-普及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