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
最寒冷的冬天封面图

最寒冷的冬天

(美) 哈伯斯塔姆,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8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的精装版本。这是一部反映朝鲜战争年代的史实性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战争的背景,对美国、朝鲜、中国、苏联等国对战争的态度,特别对美国政府及军界的政治斗争以及对朝鲜战争走向的影响都有较为深刻的阐述。该书最大的特色是以翔实的史料描写重要的战争场面,大量介绍了战场以外的斗争,使读者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认识美国一贯推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思想。

书籍目录:

专 家 推 荐 从越战的角度回望朝鲜战争 1权 威 推 荐 1军事术语表 1序 言 棕色的记忆 1第一章 云山惊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1950年10月20日,美军攻占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一定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准备在圣诞节前到达鸭绿江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行进至此的美第1骑兵师发起猛攻,全歼一部并将其击溃。1.云山伏击战第二章 愁云惨雾:朝鲜人民军南下1950年4月,金日成说服斯大林允许他统一朝鲜半岛。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近10万大军越过三八线,挥师南下,连战连捷,将美、韩军队压缩在洛东江以东、釜山附近一个狭小的防御圈里。2.金日成的决心与麦克阿瑟的狂妄3.李承晚与近代朝鲜4.金日成的革命历程5.南弱北强第三章 战争升级 华盛顿介入 未经国会授权,杜鲁门擅自决定出兵,并纠集多国部队以联合国军名义参战。然而,美国正值战后裁军之际,各项军事准备工作严重不足,而且桀骜不驯、刚愎自用的麦克阿瑟也令人头痛不已。沃克将军率第8集团军死守釜山,与时同时,麦克阿瑟却在东京考虑实施仁川登陆。6.杜鲁门决定出兵7.将门虎子8.舔犊情深9.人无完人10.初战不利11.两将斗法第四章 洲际政治 复杂的多边关系 乔治·凯南的一封“长电报”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但“冷战之父”却在国务院败于尼采。继传奇的罗斯福之后出任总统的是学历不高却能力过人的杜鲁门。朝鲜战争的爆发再一次让蒋介石和国民党成为美国政坛瞩目的焦点。虽然在国会和民间支持者众,但白宫对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实在提不起好感。12.两党政治13.凯南与尼采14.杜鲁门的总统之路15.台湾问题的政治学16.国共两党之争17.是谁丢了中国第五章 孤注一掷 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朝鲜人民军孤注一掷,向洛东江边的美、韩军队全面进攻,力图突破对手防线,一战而胜。一时间釜山周边大军云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抑气氛逼面而来。两军在洛东江突出部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大大小小打了上千次战斗,美军步兵第23 团团长弗里曼率部力敌万军,为自己多年的军事生涯再添惊艳的一笔。18.决战洛东江第六章 扭转乾坤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朝鲜半岛犹如一盘厮杀正酣的棋局,联合国军在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导下竟然落子仁川!这个原本被认为根本不可能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地点意外地成为了朝鲜的罩门,随着联军的大量登陆,汉城易手……19.激辩仁川登陆20.登陆仁川,攻克汉城21.台湾问题第七章 跨越三八线 向北挺进美军跨越三八线,将战火烧到朝鲜境内。麦克阿瑟命令各部队迅速北进,直抵鸭绿江。美国政府也被胜利冲错了头脑,不顾中国的强烈警告,放手让麦克阿瑟一搏。毛泽东深思熟虑,决定出兵朝鲜,并由彭德怀担任志愿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及手下蓄意忽略或掩盖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执意北进。22.止步三八线还是跨过三八线23.中国发出警告24.斯大林、毛泽东与彭德怀25.威克岛会晤与威洛比的误判26.麦卡锡主义与冲向鸭绿江第八章 志愿军猛击:长津湖与军隅里长津湖,一个永载战争史册的名字,一场名副其实的地狱之战。如果美国陆军第2 师在清川江的溃败还只能算是被打了冷枪,那么长津湖一战则让交锋的两军真正认识了彼此。冰天雪地,枪炮嘶吼,一直以来所向无敌的陆战一师险些全军覆没……27.待君入瓮28.谨慎的弗里曼29.兵溃清川江30.拙劣的指挥31.军隅里与“长手套”32.第23团与第2工兵营成功突围33.陆战第1师逃离长津湖34.谁之罪35.李奇微出场36.李奇微重整旗鼓第九章 与志愿军作战: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李奇微迅速整顿部队、振奋士气、调整战术。中美双方在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展开激战。美军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不仅解救了陷入重围的部队,而且还击退了志愿军的进攻。朝鲜战争至此逐渐转入阵地战。双方都失去了全面胜利的可能性。37.彭德怀的忧虑38.从原州到砥平里39.“双联隧道”惊魂40.第23团坚守砥平里41.“围捕行动”与原州之战42.麦吉与“弗里曼”43.柯罗姆贝茨救援队44.坚守到底45. 转折点第十章 将帅失和 麦克阿瑟的去职风波骄纵的麦克阿瑟越来越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不但违抗政府的命令,搅乱政府与中国的和谈政策,而且还与反杜鲁门的共和党人勾结,大有从政之势。杜鲁门忍无可忍,终于将其解职。解职后的麦克阿瑟一度风格无限,而杜鲁门却四面楚歌。不过,等国会听证会召开后,麦克阿瑟的光环就逐渐消褪了。46.麦克阿瑟“逼宫”47.杜鲁门下定决心48.麦克阿瑟听证会49. 暗淡与辉煌第十一章 战争后果 结局与未来麦克阿瑟终因从政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艾森豪威尔却意外崛起当选总统。朝鲜战争陷入阵地战僵局,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停火。中国、朝鲜、韩国、美国在随后几十年里的发展变化或多或少地与这场战争有关。冷战结束了,人类已经穿越意识形态的隔阂。老兵们向世人祈祷,但愿永远不再有战争。50.可知的结局与不可知的后果51.反思52. 尾声后 记 624致 谢 627

内容摘要:

新增三万字从未公开过的全新内容五周年修订版国内首次发布换个角度看历史 你会更接近真相※包括毛泽东自己在内,当时只有一个半人支持出兵朝鲜,但他为何仍坚决派兵入朝?※朝鲜军队溃败之际,莫斯科为何仍稳坐钓鱼台?※30万中国大军集结鸭绿畔,华盛顿为何仍错判中国?※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又是如何龙争虎斗的?※朝鲜战争为何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最冷酷的战争,最辛辣的笔触,最动人的故事!残酷而不失警示,真实而不失有趣!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惊世遗作!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的真相 硝烟弥漫的20 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 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见死不救,让毛泽东不得不豪赌朝鲜…… 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 多年,耗时10 余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后之作——《最寒冷的冬天》。为创作本书,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100多位散布在美国各个角落的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 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很残酷。哈伯斯塔姆通过其独特的视角、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二战”之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不啻为和平年代的警钟。 悲情的记述★偶像的破灭★错位的战争【作者简介】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最冷静最客观最犀利的战争观察员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历史学家和战地新闻记者。他是最受美国人尊敬的记者之一,其新闻报导及著作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哈伯斯塔姆先后创作了20 多本畅销书,内容涵括了战争史、媒体史、美国汽车工业衰落史、民权运动史等诸多方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是“二战”后对美国影响巨大的三场战争,描写越战和朝战的《出类拔萃之辈》与《最寒冷的冬天》相继出炉,均以其客观冷静的分析而赢得世人称赞。不幸的是,2007 年4 月23 日,哈伯斯塔姆在为下一部作品进行采访的途中,因车祸罹难,其巅峰之作《最寒冷的冬天》也成为了他的遗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最寒冷的冬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9085278
如需购买下载《最寒冷的冬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7 × 24装帧精装
页数 640 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最寒冷的冬天是重庆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5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