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评论
公共治理评论封面图

公共治理评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主要汇集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公共治理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对于完善我国公共治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爆发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震惊世界的“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达到26000多人,因此引发的核危机迄今尚未结束。灾害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甚至不可能准确预测,但是,事前构建并不断完善减轻损失的“灾害管理体系”,却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所无法推卸的责任,也因此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灾害管理的研究,既可以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各种灾害发生机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灾害损失的技术性对策;也可以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如何将灾害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机制纳入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引导民众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应对灾前准备、灾中救急、灾后恢复与重建,彻底实现“防灾、减灾”目的。本辑专题讨论的主题“灾害管理”将范围设定为后者。

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灾”,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与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的“人灾”。刚发生的日本地震就是一个例证,它不仅给日本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全球产业生态造成极大冲击,尤其是尚在发展中的福岛核危机,其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评估。从此次经验来看,如何规划相关制度,甚至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做到灾前抵御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即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灾害管理研究,似乎日显必要。有鉴于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在起步之初就将灾害管理作为首项重要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2月18日举行了由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各地学者共同参加的“灾害管理研讨会”。本辑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爆发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震惊世界的“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达到26000多人,因此引发的核危机迄今尚未结束。灾害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甚至不可能准确预测,但是,事前构建并不断完善减轻损失的“灾害管理体系”,却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所无法推卸的责任,也因此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灾害管理的研究,既可以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各种灾害发生机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灾害损失的技术性对策;也可以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如何将灾害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机制纳入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引导民众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应对灾前准备、灾中救急、灾后恢复与重建,彻底实现“防灾、减灾”目的。本辑专题讨论的主题“灾害管理”将范围设定为后者。
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灾”,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与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的“人灾”。刚发生的日本地震就是一个例证,它不仅给日本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全球产业生态造成极大冲击,尤其是尚在发展中的福岛核危机,其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评估。从此次经验来看,如何规划相关制度,甚至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做到灾前抵御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即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灾害管理研究,似乎日显必要。有鉴于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在起步之初就将灾害管理作为首项重要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2月18日举行了由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各地学者共同参加的“灾害管理研讨会”。本辑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爆发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震惊世界的“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达到26000多人,因此引发的核危机迄今尚未结束。灾害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甚至不可能准确预测,但是,事前构建并不断完善减轻损失的“灾害管理体系”,却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所无法推卸的责任,也因此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灾害管理的研究,既可以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各种灾害发生机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灾害损失的技术性对策;也可以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如何将灾害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机制纳入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引导民众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应对灾前准备、灾中救急、灾后恢复与重建,彻底实现“防灾、减灾”目的。本辑专题讨论的主题“灾害管理”将范围设定为后者。
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灾”,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与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的“人灾”。刚发生的日本地震就是一个例证,它不仅给日本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全球产业生态造成极大冲击,尤其是尚在发展中的福岛核危机,其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评估。从此次经验来看,如何规划相关制度,甚至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做到灾前抵御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即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灾害管理研究,似乎日显必要。有鉴于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在起步之初就将灾害管理作为首项重要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2月18日举行了由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各地学者共同参加的“灾害管理研讨会”。本辑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爆发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震惊世界的“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达到26000多人,因此引发的核危机迄今尚未结束。灾害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甚至不可能准确预测,但是,事前构建并不断完善减轻损失的“灾害管理体系”,却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所无法推卸的责任,也因此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灾害管理的研究,既可以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各种灾害发生机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灾害损失的技术性对策;也可以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如何将灾害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机制纳入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引导民众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应对灾前准备、灾中救急、灾后恢复与重建,彻底实现“防灾、减灾”目的。本辑专题讨论的主题“灾害管理”将范围设定为后者。
现代社会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灾”,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与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的“人灾”。刚发生的日本地震就是一个例证,它不仅给日本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全球产业生态造成极大冲击,尤其是尚在发展中的福岛核危机,其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评估。从此次经验来看,如何规划相关制度,甚至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做到灾前抵御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即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灾害管理研究,似乎日显必要。有鉴于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在起步之初就将灾害管理作为首项重要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2月18日举行了由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各地学者共同参加的“灾害管理研讨会”。本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共治理评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211141
如需购买下载《公共治理评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公共治理评论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35-53 的主题关于 公共管理-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