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封面图

中国资本市场

吴晓求, 主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受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之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简称人大研究所)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简称申万研究所)作为“三驾马车”研究小组之一,承担了中国证监会研究课题“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2011-2020)发展战略”研究的任务,此书乃本研究之成果。详细分析了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发展策略: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未来10年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和中国证券监管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

书籍目录:

1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1 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1.1.1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 .2 资本市场加快了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

1.1.3 资本市场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1 .4 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的机制改革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市场化平台

1.1.5 资本市场推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变革

1.1.6 资本市场提供收益风险在不同层次匹配的证券化金融资产

1.2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背景

1.2.1 中国资本市场已步人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时代

1.2.2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面临的是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1.2.3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持续性的巨大融资需求

1.2.4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性转型

1.2 .5 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

1.3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重心

1.3.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

1.3.2 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的供给政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重心

1.3.3 疏导内部需求、拓展外部需求是中国资本市场需求政策的基本内容

1.4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实现的条件分析

1.4.1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1.4.2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步骤

1.4.3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实现的其他条件

附录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

1.强大的实体经济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稳定的货币环境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支撑

3.有效的监管制度为资本市场发展保驾护航

4.创造需求和稳步扩大供给的政策确保资本市场有序发展

2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金融环境:大变革与大调整

2.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1.1 “美元本位制”正在危害全球经济

2.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必然性

2.1.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趋势

2.2 人民币国际化

2.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2.2.2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展望

2.3 全球金融监管改革

2.3.1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

2.3.2 全球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2.4 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多极化

2.4.1 亚洲股票市场的崛起

2.4.2 欧盟债券市场的挑战

2.5 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国际金融中心实力的变化

2.5 1 综合实力的变化

2.5.2 金融中心子行业分析

2.5.3 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分析

3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成长与模式转型

3.1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成长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

3.1.1 需求角度

3.1.2 供给角度

3.1.3 价值角度

3.1.4 预期角度

3.2 未来10年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分析

3.2.1 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的基础

3.2.2 中国经济持续成长展望

3.3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3.3.1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原因

3.3.2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方向

3.3.3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策略

3.4 小结

4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金融因素:市场化与结构性变革

4.1 全球金融结构市场化变革与启示

4.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变革

4.1.2 欧洲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变革

4.2 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

4.2.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4.2.2 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储蓄格局的演变

4.2.3 经济的货币化趋势

4.2.4 股票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

4.2.5 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的上升

4.3 市场主导金融体系下的结构性变革

4.3.1 金融机构将发生结构性变革

4.3.2 金融资产定价机制的变革

4.3.3 金融体系的资产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4.3.4 全社会的融资结构将发生变革

4.3.5 金融产品结构变化

4.3.6 金融体系投资者的变化

4.3.7 金融体系的制度结构的变化

5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供给政策: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

5.1 中国资本市场供给政策历史回顾

5.1.1 发展初期的审批制供给政策(1991-2000年)

5.1.2 深化改革时期的核准制供给政策(2001年至今)

5.2 中国资本市场供给政策演进的经济分析

5.2.1 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供给的协同效应

5.2.2 企业资本结构与资本市场供给的立体拓展

5.2.3 有效监管下的资本市场供给渐进发展的有效路径

5.3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供给政策展望

5.3.1 继续推进海外蓝筹股回归

5.3.2 加速推进主板上市公司母公司优质资源整体上市

5.3 .3 加速B股市场转型

5.3.4 不断深化中小企业板建设

5.3.5 大力发展和完善创业板

5.3.6 适时推出国际板

5.3.7 推进三板的统一与融合

5.3.8 规范并加速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

5.3.9 以产品创新提升市场供给多样化

5.3.10 优化股票发行制度

5.4 小结

6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政策:疏导内部需求与拓展外部需求

6.1 资本市场内部需求政策:美国经验与中国趋势

6.1.1 美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总量

6.1.2 美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

6.1.3 美国机构投资者及其风险管理

6.1.4 中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总体规模

6.1.5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

6.1.6 中国机构投资者总体规模与构成

6.1.7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展望

6.1.8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政策

6.2 资本市场外部需求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

6.2.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大趋势

6.2.2 国际经验

6.2.3 中国现状

6.2.4 中国借鉴:国际化定位与国际板建设

7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未来发展:竞争与变革

7.1 全球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情况

7.1.1 全球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态势

7.1.2 全球证券交易所发展态势的原因分析

7.2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现状和问题

7.2.1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现状

7.2.2 中国证券交易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7.3 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展路径选择:制度变革与分工合作

7.3 .1 制度变革:会员制-股份制-公司制

7.3.2 发行审核逐步过渡到注册制

7.3.3 沪深港三大交易所进行战略分工

7.3.4 与海外交易所建立战略联盟

8 未来10年基于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规模扩张与功能转型

8.1 金融机构进入快速扩张期

8.1 .1 扩张的动因

8.1.2 金融机构扩张的方式

8.1.3 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张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8.2 功能转型:从“融资中介”到“财富管理

8.2.1 金融机构功能的演变

8.2.2 我国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及变化

8.2.3 我国金融机构功能转型的动因

8.3 金融机构发展展望

8.3.1 证券公司

8.3.2 评级机构

8.3.3 基金公司

8.4 小结

9 未来10年中国金融证券监管模式:专业分工基础上的综合监管

9.1 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模式调整

9.1.1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反思

9.1.2 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动向

9.2 未来10年中国金融证券监管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9.2.1 中国当前金融监管模式及其缺陷

9.2.2 专业分工基础上的综合监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9.2.3 综合监管框架中的证券专业监管

9.2.4 一般监管行为的调整

9.2.5 对监管者的监管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将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增长极,并把上海建设成为21世纪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资本市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4962669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资本市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12.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2.5 的主题关于 资本市场-研究-中国-2011~2020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