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放逐与重建
诗意的放逐与重建封面图

诗意的放逐与重建

谭五昌, 著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对“第三代诗人”诸多理论主张与理论话语的宏观性学术梳理,以及对欧阳江河、于坚、韩东、王家新、西川、海子、尚仲敏、周伦佑等具代表性的“第三代诗人”创作个案的精到分析与精彩解读,为读者全面而客观的呈现出“第三代诗歌”的思想艺术原貌与发展历程,对在朦胧诗之后出现的一段重要先锋诗歌潮流与当代诗歌断代史予以了极富学术价值的“还原式”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谭五昌

导论80年代先锋诗的内部转型: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歌”

第一章“第三代诗歌”的文化意义与精神景观

第一节“第三代诗歌”的社会与历史批评

一、喧哗与骚动:“第三代诗歌”崛起的外部表征与内在动因

二、断裂与转向:沉寂或躁动背后的“意识形态焦虑”与商业影响

三、秩序的生长:“第三代诗歌”的演化趋势与自律现象

第二节“第三代诗歌”的文化阐释

一、“第三代诗歌”与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化关系辨析

二、“异端色彩”与“叛逆姿态”:“第三代诗歌”的文化价值取向

三、艰难的转型: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分化与互渗

第二章新型理论话语与诗学主张

第一节“女性写作”

一、“他者”话语的本土性转换与生成

二、女性的精神世界与艺术景观

第二节“知识分子写作”

一、文化转型年代的诗与思

二、“知识分子写作”的精神向度与话语方式

第三节“中年写作”: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新型理论话语

第四节“个人写作”

一、告别“群体写作”与走出80年代

二、“众声喧哗”:“个人写作”的形式向度

第三章审美革命与话语转换

第一节审美革命:新的审美原则与美学意向

一、反崇高与非崇高

二、从审美向“审丑”的偏移

三、反和谐与非和谐

四、“客观神秘感”的凸现

五、“悲剧”与“喜剧”:中性调和或双重变奏

第二节话语转换:新的语言观念与艺术实践

一、语言的直接性与“及物性写作”

二、“语言还原”、“语言革命”与“本真性写作”

三、语言的狂欢、亵渎与后现代趣味

四、词语崇拜与语言本体性的艺术追求

第四章“第三代”诗人诗歌写作的群体归类与个体解读

第一节平民立场与先锋姿态

一、“他们”:韩东与于坚

二、“非非主义”:周伦佑、蓝马、杨黎、何小竹

三、“莽汉主义”:李亚伟、胡冬、万夏

四、“另类”的“摇滚诗人”:伊沙

第二节古代精神与浪漫诗意的歌吟

一、郑单衣

二、柏桦

三、黑大春

第三节面向人生的艺术“朝圣”

一、王家新

二、西川

三、陈东东

四、欧阳江河

第四节心仪神性的“先知”歌者

一、海子

二、骆一禾

三、戈麦

后记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是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之一。由昆仑出版社出版。《诗意的放逐与重建》由谭五昌所著,《诗意的放逐与重建》堪称最新最近的一部诗歌断代史。作为对“第三代诗歌”进行历史、文化、美学综合研究的诗学专著,它通过理论话语的宏观梳理和对代表诗人的精到分析与解读,全面呈现“第三代诗歌”的思想艺术原貌与发展历程,对当代诗歌予以极富学术价值的“还原式”研究。【作者简介】谭五昌,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文艺报》、《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大家》、《当代文坛》、《北京文学》、《山花》、《诗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诗学专著《秩序的生长——后朦胧诗文化诗学研究》(合著)被列入“第五代学人丛书”。另编著有《中国新诗300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海子诗歌精品》等十余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诗意的放逐与重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
9787802390102
如需购买下载《诗意的放逐与重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昆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是昆仑出版社于2013.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53 的主题关于 诗歌评论-中国-当代-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