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封面图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

叶迎春,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路线展开:一方面从能力理论到胜任力理论,从一般潜能到管理潜能,对管理潜能进行界定,研究提出关于三层级的管理潜能理论;一方面从基础研究着手,通过访谈研究、开放式研究,形成管理潜能的结构模型,编制开发管理潜能测量量表,研究显化机理,提出显化措施,指导企业实践。

书籍目录:

0000第1章绪论 | 001

1?1概述 / 001

1?1?1理论和现实对中层管理者的关注001

1?1?2国家政策引导与管理实践体会002

1?1?3问题的提出003

1?2研究的范围和前提假设 / 006

1?2?1研究的范围006

1?2?2基本前提006

1?3研究对象的界定 / 006

1?3?1选择中层的原因006

1?3?2选择国有大型制造企业的原因007

1?4研究的意义 / 008

1?4?1理论意义008

1?4?2实践意义009

1?5本研究的命题框架和研究问题 / 009

1?6研究方法与路线 / 010

1?7可能的创新 / 013

第2章企业中层管理者潜能开发研究综述 | 014

2?1人力资源潜能的内涵 / 014

2?1?1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014

2?1?2潜能的概念与内涵演变018

2?1?3脑科学有关潜能的研究:生理的认知025

2?1?4心理学研究:从潜能价值到潜能激发方法转变026

2?1?5教育学研究:关注转变理念手段培育学生潜能028

2?1?6管理学研究:着重探讨激励机制对潜能的影响029

2?1?7胜任力研究:真正开启人力资源潜能研究的

学术空间030

2?2潜能的相关范畴 / 033

2?2?1潜能与能力033

2?2?2潜能与个性特征035

2?2?3潜能与技能037

2?2?4潜能与胜任力038

2?4?5相关范畴的区分040

2?3中层管理者能力的相关研究 / 041

2?3?1中层管理者的能力041

2?3?2中层管理者的作用047

2?4能力测评的相关研究 / 049

2?4?1测评方法049

2?4?2测评基本程序050

2?4?3测评系统050

2?5小结 / 052

第3章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的界定及分析框架 | 054

3?1研究目的 / 054

3?2本研究的总体构思 / 054

3?3研究内容 / 056

3?3?1研究内容的界定056

3?3?2管理潜能的定义056

3?3?3管理潜能的内涵057

3?3?4研究的内容和假设061

3?4研究设计 / 062

3?4?1研究步骤062

3?4?2被试062

3?5研究方法 / 063

3?5?1研究说明063

3?5?2维度确定的方法063

3?5?3SEM方法选定064

3?6小结 / 065

第4章企业中层管理潜能的维度研究 | 066

4?1研究设计 / 066

4?2访谈步骤 / 067

4?2?1访谈小组的准备工作067

4?2?2访谈对象选择067

4?2?3被试取样068

4?3访谈问题 / 069

4?4结果处理 / 070

4?4?1访谈描述与归类070

4?4?2描述的检验072

4?4?3信度分析074

4?4?4效度检验075

4?5小结 / 075

第5章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维度解析 | 077

5?1内驱力层次 / 078

5?1?1管理兴趣078

5?1?2信任取向080

5?2个性品质层次 / 082

5?2?1学习自觉082

5?2?2授权取向085

5?2?3情绪控制087

5?3形象和社会角色层次 / 089

5?3?1决策魄力089

5?3?2应急处理091

5?3?3人际沟通092

5?4测量问卷 / 093

5?4?1编制说明093

5?4?2编制标准094

5?4?3问卷设计095

5?5小结 / 095

第6章管理潜能结构的实证研究 | 096

6?1研究目的 / 096

6?2初试 / 096

6?2?1被试097

6?2?2探索性因子分析097

6?2?3问卷修订114

6?3正式研究 / 115

6?3?1被试115

6?3?2工具116

6?3?3测量过程116

6?3?4信度检验117

6?3?5效度检验118

6?4小结 / 119

第7章管理潜能的显化路径实证研究 | 120

7?1潜能维度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120

7?1?1管理兴趣与学习自觉120

7?1?2学习自觉与情绪控制122

7?1?3学习自觉与授权取向123

7?1?4情绪控制与决策魄力124

7?1?5情绪控制与人际沟通125

7?1?6信任取向与授权取向127

7?1?7信任取向与人际沟通129

7?1?8应急处理与决策魄力131

7?2研究设计 / 131

7?2?1SEM建模131

7?2?2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132

7?2?3模型的测算133

7?2?4模型的评价134

7?3八维度模型 / 136

7?3?1研究假设136

7?3?2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137

7?3?3假设验证142

7?3?4八维度模型的评价142

7?4七维度模型 / 143

7?4?1研究假设143

7?4?2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147

7?4?3假设验证148

7?4?4七维度模型的评价148

7?5六维度 / 149

7?5?1六维度模型假设149

7?5?2数据处理和初步分析150

7?5?3假设验证154

7?5?4六维度模型评价154

7?6管理潜能量表的总体构建 / 155

7?6?1问题项155

7?6?2路径关系项157

7?7小结 / 158

第8章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显化措施研究 | 159

8?1管理潜能的特性与显化原理 / 159

8?1?1特性159

8?1?2管理潜能的显化原理160

8?2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 / 166

8?2?1企业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法人主体166

8?2?2管理者从被动开发到自我开发167

8?2?3党工团组织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168

8?2?4政府机构和社会中介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

重要补充168

8?2?5消费者及其他市场元素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

促进者169

8?3构建企业家基于信任的授权模式 / 169

8?3?1信任因素对授权行为的影响170

8?3?2基于信任的授权行为内涵171

8?3?3信任授权演进机制内容172

8?3?4基于信任的授权行为的特性173

8?3?5基于信任的授权行为与人力资源潜能开发175

8?4构建中层管理者多轨学习链 / 176

8?4?1中层管理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76

8?4?2企业中层学习自觉的培养177

8?4?3构建组织多轨学习链178

8?5构建基于潜能显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 / 179

8?5?1文化引导179

8?5?2管理开发180

8?5?3培训开发182

8?5?4创业开发183

8?5?5实施接班人计划184

8?6引导中层管理者持续自我变革 / 186

8?7小结 / 188

第9章结论 | 189

9?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189

9?2本研究的创新点 / 191

9?3本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191

9?3?1研究的不足191

9?3?2下一步研究方向192

参考文献 | 193

附录1开放式问卷 | 205

附录2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潜能分析访谈提纲 | 207

附录3管理调查问卷(第一版) | 209

附录4管理调查问卷(第二版) | 215

后记 | 219

内容摘要: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例》由叶迎春著,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路线展开:一方面从能力理论到胜任力理论,从一般潜能到管理潜能,对管理潜能进行界定,研究提出关于三层级的管理潜能理论;一方面从基础研究着手,通过访谈研究、开放式研究,形成管理潜能的结构模型,编制开发管理潜能测量量表,研究显化机理,提出显化措施,指导企业实践。潜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管理潜能的研究则是一个新探索。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路径,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提出管理潜能的结构模型,编制管理潜能测量量表,研究结构特征,探索显化机理,提出显化措施,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相信本书对着眼问题导向的理论研究,对致力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企业实践都会很有启发。【作者简介】叶迎春,男,四川泸县人,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现供职于中国建材集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631211
如需购买下载《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7 × 24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4.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6.4 的主题关于 制造工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企业领导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