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之税
他乡之税封面图

他乡之税

田毅, 赵旭,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试图为一个中国北方小镇平城立传,它记录了1976~2006年间这里纷繁复杂的变迁,也探索着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或改变着乡镇的历史。农民干部的命运、乡镇政权特点、乡村经济社会演变与财政关系起伏是我们关注的几个重点,特别是90年代后的个别区域的买税行为。

书籍目录:

导言:在流动的迷雾中穿行引子:卷入 那一夜 脑子坏了 公堂上下 镇长第一篇 大开合(1976-1988) 第一章 挤出来的革命  “外流”者  平城镇  “双层”交易  作业组突围:“娶过的媳妇说不得” 第二章 蜜月  李二柱的选择  庙会重开张  口袋、小财政与“意外”的承包费 第三章 自筹号角  “突来”的旱情  关键之年  半边天 第四章 动员新天地  初尝市场  收购忙、粮仓内与国库中  承转起合乡企路  消失的纳税人与强化的“挂钩奖励”第二篇 入口(1989-1995) 第五章 “推手”  葵花、布料与假羊毛  自家“灶台”  从绍兴到石家庄  别了,供销社 第六章 起风波  谁的砖窑(上)  谁的砖窑(下)  “长肉的事儿” 第七章 猛进中  北村内外(上)  北村内外(下)  税费及三个羊圈  “达小康” 第八章 源起  何楠被免  “优、良、平”  零散税的诱惑  县乡“自给”接力赛第九章 上下间  1993年  成就与变奏  乡干起伏第三篇 迷宫(1996-1999) 第十章 追逐  “鸟窝窝”新市场  加速  黯然神伤 第十一章 玄机  暗战  三次尴尬的买卖  “一个政府,两个税收任务”  部门间的“合作” 第十二章 微言、掮客与“开支”  “拿钱买税”  三掮客  审计平城:何以垫支? 第十三章 重重复叠叠  三天三夜调地会  农情五断章  范春的世界  乡企命运 第十四章 娃娃与老师  三娃娃之死  意想不到的官司  28张请假条 第十五章 大转折  一巴掌减免8万元税?  尾欠!尾欠!   垫税  “掰手腕” 第十六章 紧急通知与新网络  紧急通知  点化  边缘与中心  “半边户”第四篇 原委(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 第十七章 流动的利润  “卖方”主力 “晋车外挂”拉税战 建安难题 发票大案背后的买家与严格治理 第十八章 公开资料中的“盆地”  买税三例 一位副镇长的年终总结 90个公开案例 “流动”与“盆地” 扩大的“断裂”第五篇 行行且行行(2000-2006年) 第十九章 “二次革命”  税费之变  “航测”、“大亩”与难停的尾欠  “老手”与“新手”  “磨不推自转” 第二十章 发力  奶牛梦想 工业兴县、项目为王 “三板斧” 第二十一章 免税前后  真假公章 直补新形象 无税之村 门市萎缩? 不同的钱、不同的人 第二十二章 专业化 专职、兼职和“一肩挑” “安南那儿有税可买吗?” “冒出”债务700万 “超买” 第二十三章 治理 团结起来! 招商“回归”,引税渐逝 遗失的责任 新书记与大力治理 第二十四章 交织 集体资产流失风云 乡镇部门化? 县城诸“衙门” 非税收入“迷信”尾声 待续的历史 保卫中学 希望结语 以万变应万变?致谢附录1 资料来源附录2 参考文献附录3 公开资料中的部分引税、买税情况注释

内容摘要:


政府财税关乎国计民生,更与每一个公民的权益休戚相关。国家财政的“阳光化”和“公共化”,是政府体制改革和公民权利保障的必由之路。 一个普通的北方小镇,三十年间,围绕着政府的钱和老百姓的钱,上演了若干故事,揭示了中国财政的“隐秘性”。 本书将带你走进这座小镇,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揭开鲜为外界所知的隐秘的税收流动真相。作者历时8年,访问上百人,取得众多第一手账本、档案、私人日记等未公开材料,通过乡镇这个小小的窗口,描绘出一幅国家三十年财政史的宏大画卷。 乡土之税,将是我们重新踏上这三十年当代中国道路的一份独特通行证……

编辑推荐: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他乡之税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的程度。                    ——温家宝总理(于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管不住政府的线,怎能管好政府手中的权?  千年来,财税影响甚至左右着每个人乃至每个国家的命运。改革开入的三十年间,中国的财政留下了怎样的轨迹?一个北方小镇,这些年发生的波澜诡谲的变革,又如何折射着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洞察历史,以把握未来,踏上中国的财政民法治之路。 我特别赞赏田毅和赵旭的《他乡之税》。这本书立足现实问题,描述现实生活,通过改革演进过程的考察来透视基层政府的生计活动,研究资料丰富,刻画手法细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意味深长的乡镇政府三十年生活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树凯  书稿感觉好极了!现在学界和政界都需要《他乡之税》这样的好东西,而不是无病呻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从一定意义上说,小乡镇即大中国,乡镇财政是理解中国农村政权运行状况的核心。作者通过第一手的资料和扎实的实地调查,以客观、生动的笔法展示了一个乡镇的起起伏伏,农民和干部的命运、基层政权的定位探询、政权间财政和行政的复杂关系。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方面让我们有“接地气”的痛快感,另一方面又引发我们对农村发展的忧思。这是一本帮助我们了解和把握当下中国基层真实运行的不可多得的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守英  在过去的几年里,田毅数十次跑到中国北方的一个小镇,想要揭开一个秘密,那就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北方乡村经济运作的谜底到底是什么?他的书稿一拖再拖,可能不是商业意义上的“好作者”,不过,我喜欢这样的作者。                      ——“蓝狮子”出版人、财经作家 吴晓波  这是一本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基层政治生活非常有启发性的书。作者通过长期的资料收集、实地探访和私人日记,力图给我们描绘出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基层政治生活变化的轨迹以及背后的逻辑。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许会更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基层政治,特别是基层官员的生存逻辑。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杨雪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他乡之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8612577
如需购买下载《他乡之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信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349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他乡之税是中信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12.8 的主题关于 农村-财政-经济史-中国-1976~2006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