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封面图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

张海生, 主编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以“雪龙”船为支撑平台,辅以直升机等各种考察设备延展考察空间的科学报告。

书籍目录:

第1章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概况

1.1 目标和任务

1.2 科学考察队的组成

1.3 考察区域概况

1.4 站位设置

1.5 航次执行过程

第2章 北极科学考察调查设备

2.1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

2.2 船载导航定位系统

2.3 船载基本科考设备

第3章 航次气象保障和海冰监测

3.1 航次气象保障

3.2 航次海冰监测与分析

第4章 物理海洋考察

4.1 考察概况

4.2 各考察项目进展

4.3 对北极海洋物理考察结果的总体评价

4.4 物理海洋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5章 海洋化学考察

5.1 海水化学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5.2 白令海及西北冰洋各界面碳通量观测

5.3 同位素海洋学

5.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水团交换的CFCs、SF6示踪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海洋考察

6.1 考察概况

6.2 考察项目具体情况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质与地球物理考察

7.1 研究目标

7.2 研究内容

7.3 海上调查设备和试验室分析仪器

7.4 地质与地球物理考察作业人员

7.5 观测站位和工作量

7.6 海洋地质调查取样站位

7.7 地球化学

7.8 与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合作调查

7.9 考察与观测过程及重大情况记录

7.10 原始数据特征描述、数据和样品质量评价、样品保存方法

7.11 本章小结

第8章 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

8.1 概况

8.2 走航海洋大气化学观测研究

第9章 北冰洋海冰物理和光学特性的观测

9.1 海冰环境参数测量

9.2 海冰生消变化过程观测

第10章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主要经验与建议

10.1 获得的主要经验

10.2 几点建议

附件A 第三次北极考察无数据注册及原始数据汇交情况表

附件B “雪龙”船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

B.1 “雪龙”号船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B.2 冰站安全作业规程

B.3 直升机作业人员安全须知

B.4 物理组安全作业规程

B.5 “雪龙”号船冰站作业期间防熊预案

B.6 小艇操作规则

B.7 长期冰站作业流程

附件C 全体考察队员名录

内容摘要: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内容为:极地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人们逐渐认识。作为地球最重要的冷源与热汇,极地支配与调节着全球物质与能量的输运与交换,对全球气候与环境的演变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地环境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于这一变化及对全球气候与环境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由此进一步促进了极地环境科学研究的兴起。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科联(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共同发起下,2007—2008年被确定为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旨在进一步促进世界范围内极地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应对日益严重并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极地重大环境问题。此项活动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政府、科学组织和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全球共有60多个国家和39个国际组织,以及数万名科学家参加和介入了此项规模空前的科学活动。中国第三次北极考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组织的一次重要的极地考察活动,也是我国拓展北极科考活动空间,加强北极科学研究和维护我国北极权益的一项重大行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773373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 240 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报告是海洋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N816.62 的主题关于 北极-考察报告-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