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并行仿真
作战并行仿真封面图

作战并行仿真

杨学会, 黄俊卿, 谭亚新, 郭齐胜, 编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三个层次介绍了并行仿真相关的知识,首先是并行仿真的基础理论,包括并行仿真的相关概念、软硬件支撑环境;接着介绍了作战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作战并行仿真技术、仿真任务划分方法和技术、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等,并通过用例展现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最后对作战并行仿真进行了探索,介绍了几种先进的并行仿真思想、方法和技术。

作者介绍:

杨学会,湖北随州人。1997年入伍,博士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装备学专业。现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模拟训练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战并行仿真、仿真系统集成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著作4部。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在大规模作战并行仿真的集成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进行了创新,先后完成多个作战仿真系统的集成工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黄俊卿,广西融安人,1996年入伍,硕士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装备学专业。现为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作战仿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国际检索收录4篇,出版著作2部。从教12年来,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作战仿真

1.1.1 作战的特点

1.1.2 作战发展趋势

1.1.3 作战仿真的特点

1.1.4 作战仿真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仿真

1.2.1 高性能计算技术

1.2.2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仿真技术

1.2.3 高性能仿真技术的特点

1.3 作战并行仿真及其现状

1.3.1 作战并行仿真的概念及特点

1.3.2 作战并行仿真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并行仿真基础

2.1 分布式计算

2.1.1 概念

2.1.2 分布式计算的工作原理

2.2 并行计算

2.2.1 并行计算的层次

2.2.2 并行计算设计原则及方法

2.2.3 并行算法的设计过程

2.2.4 并行计算模型

2.2.5 性能度量

2.2.6 并行加速比定律

2.3 分布式仿真

2.3.1 DIS协议

2.3.2 聚集仿真协议ALsP

2.3.3 高层体系结构HIJA

2.3.4 DIS、ALSP和HLA的比较

2.4 并行仿真

2.4.1 并行仿真与分布式仿真的区别

2.4.2 并行仿真与串行仿真的区别

2.5 并行仿真计算模型及其度量

2.5.1 并行仿真计算模型

2.5.2 作战系统的并行性度量

2.5.3 作战仿真系统的并行性度量

2.5.4 并行仿真的加速比和效率

2.5.5 并行仿真对模型及仿真系统的要求

2.5.6 仿真任务划分

参考文献

第3章 并行仿真支撑环境

3.1 硬件支撑平台

3.1.1 并行计算机与分布式计算机

3.1.2 对称多处理机

3.1.3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

3.1.4 工作站机群

3.1.5 GPu的通用计算

3.2 软件支撑环境

3.2.1 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3.2.2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中间件

3.2.3 分布式仿真通信中间件

参考文献

第4章 作战并行仿真基本原理

4.1 连续系统并行仿真

4.1.1 连续系统并行仿真的特点

4.1.2 数据复制方式

4.1.3 空间分解方式

4.2 离散事件系统

4.2.1 仿真时间

4.2.2 串并行关系事件与因果关系事件

4.2.3 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

4.3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

4.3.1 仿真的驱动方式

4.3.2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原理简介

4.3.3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的同步策略

参考文献

第5章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割方法

5.1 并行的世界观

5.2 完全并行机制

5.2.1 作战系统的并行性

5.2.2 作战仿真系统的并行性

5.2.3 并行仿真程序的分割模式

5.2.4 问题及挑战

5.3 基于无向图的任务分割方法

5.3.1 假设条件

5.3.2 基于无向图的分割算法

5.4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描述方法

5.4.1 面向功能模块的并行性描述

5.4.2 面向作战编成的并行性描述

5.4.3 面向作战地域并行仿真的问题描述

5.5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割原则

5.5.1 面向功能模块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

5.5.2 面向作战编成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

5.5.3 面向作战地域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

5.6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割方法

5.6.1 功能模块分割方法

5.6.2 面向作战编成并行仿真任务分割方法

5.6.3 面向作战地域并行仿真任务分割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配方法

6.1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配的特点及方法分类

6.1.1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配的特点及分类

6.1.2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配方法的分类

6.2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合并方法

6.2.1 功能模块合并方法

6.2.2 面向作战编成并行仿真任务合并方法

6.2.3 面向作战地域并行仿真任务合并方法

6.3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分配算法

6.3.1 基本的负载平衡算法

6.3.2 静态负载平衡算法

6.3.3 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

7.1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的构建原则

7.1.1 相关概念

7.1.2 设计原则

7.2 作战并行仿真任务体系

7.2.1 作战编成

7.2.2 作战地域

7.2.3 功能模块

7.3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功能设计

7.3.1 并行仿真集成功能

7.3.2 并行仿真通信功能

7.3.3 并行仿真管理功能

7.3.4 并行仿真任务分配功能

7.4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的使用流程

7.5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7.5.1 作战并行仿真集成软件

7.5.2 并行仿真运行与管理软件

7.5.3 并行仿真任务分配软件

7.6 作战并行仿真系统实现方法

7.6.1 进程框架

7.6.2 任务分配

7.6.3 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第8章 作战并行仿真应用

8.1 基于0penMP的坦克连排对抗仿真

8.1.1 坦克连排对抗仿真模型

8.1.2 基于OpenMP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8.1.3 仿真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8.1.4 仿真结果分析

8.2 基于功能并行的陆军战役级装备作战并行仿真系统

8.2.1 某陆军战役级装备作战仿真系统的组成

8.2.2 装备作战并行仿真的实现

8.2.3 装备作战仿真系统的并行性能分析

8.2.4 装备作战仿真系统的并行性能改进分析

8.3 通用型陆军作战并行仿真系统

8.3.1 硬件体系结构

8.3.2 并行仿真系统

8.3.3 并行仿真交互通信设计

8.3.4 交互通信监测与记录

第9章 作战并行仿真的发展趋势

9.1 并行计算硬件环境

9.1.1 多核处理器

9.1.2 CPU+GPU异构型计算环境

9.2 并行仿真体系结构

9.2.1 云仿真

9.2.2 普适仿真

9.3 作战并行仿真支撑软件

9.3.1 XMSF

9.3.2 LVC融合

9.4 作战仿真建模技术

9.4.1 复杂系统建模

9.4.2 智能系统建模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仿真科学与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丛书:作战并行仿真》介绍了作战并行仿真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内容包括:作战并行仿真的基础理论、作战并行仿真支撑环境、作战并行仿真实现的方法和技术(仿真任务分割、仿真任务分配、仿真系统体系结构)、作战并行仿真应用实例与作战并行仿真发展趋势等内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作战并行仿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仿真科学与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丛书
9787118087789
如需购买下载《作战并行仿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国防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作战并行仿真是国防工业出版社于2014.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141.1 的主题关于 作战指挥自动化-计算机仿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