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封面图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闫德民, 刘兆鑫,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期权腐败区别于其他腐败的一个最显著标志,在于它是现权与期利之间的一种交易:职务犯罪嫌疑人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时并不要求即时得到回报,而是与请托人约定,待该谋利行为的影响期过后或待该官员退休或者辞职从商后再予以套现。其要害在于通过延展权力寻租后果发生的时序,为其权钱交易行为加上层层掩人耳目的遮蔽,借以障人耳目、瞒天过海,达到规避风险、逃避打击的目的。本书在界定“期权腐败”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期权腐败”进行了分类,指出此类腐败现象有“离职型期权腐败”和“在职型期权腐败”两种类型;揭示了“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以此将此类腐败行为与其他腐败行为区别开来,并阐明了“期权腐败”的五个具体特点;从九个不同的视角论述了“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并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诸多层面剖析了“期权腐败”的危害性;深入揭示了“期权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着重从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廉政法治建设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书籍目录:

自 序

绪 论

第一章 “期权腐败”的含义及其分类和特点

一、“期权腐败”的含义

二、“期权腐败”的分类

第二章 “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特点

一、“期权腐败”的本质特征

二、“期权腐败”的具体特点

第三章 “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及其危害

一、“期权腐败”的演变趋势

二、“期权腐败”的危害性

第四章 “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一、“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直接原因

二、“期权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五章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夯实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三、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四、着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第六章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牢牢把握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关键

一、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重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核心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三、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关键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第七章 推进制度体制机制创新: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根本路径、

一、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力度是有效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客观要求

二、着力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体制创新

三、加快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机制创新

四、扎实推进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制度创新

第八章 加快廉政法治建设:预防和治理“期权腐败”的迫切要求

一、“期权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

二、关于“期权受贿”立法人罪的若干思考

三、关于甄别和认定“期权受贿”犯罪的几个问题

四、关于惩治“期权受贿”犯罪的立法建议

附录一 “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附录二 再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对策

附录三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

附录四 关于惩治“期权受贿”犯罪的立法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112398
如需购买下载《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是人民出版社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0.9 的主题关于 反腐倡廉-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