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础教学
透视基础教学封面图

透视基础教学

吴金铭, 王素兰, 著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为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材。本书围绕着“学透视关键在于运用”的教学目的和“学透视必须解决透视概念”的教学环节,通过对各章节的讲述,使学生能够结合实践较系统地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书中附有大量照片供学生参考,是高等艺术专业理想的教学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关于中西绘画透视说

第二节何谓透视学

第三节为什么学习透视学

一、对空间认识和观察方法的作用

二、对第一感觉的作用

三、透视测量法在写生中的作用

四、对创作的作用

五、在鉴赏中的作用

第四节怎样学好透视学

第二章透视的原理和规律

第一节透视教学演示器

一、透视教学演示器的构造

二、透视教学演示器的用途

第二节透视图的形成

一、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二、透视图的投影过程

三、透视图的对描教学法

四、立体空间造型的三个传递过程

五、描图练习与理解

第三节透视图的几点规律

一、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特征

二、平行直线的消失现象

三、两种线段的发现

第四节透视图中的原线与变线

一、对直线的理解方法

二、教学演示法的程序

三、课外写生范例

第三章透视关系“三要素”

第一节透视关系的“三要素”

一、眼睛和与眼睛相关的名词概念

二、物体和与物体相关的名词概念

三、画面和与画面相关的名词概念

第二节视点与“画面”的关系

一、视点与透视理论画面的关系

二、视点与实际画面的关系

第三节视点与物体的关系

第四节五种灭点的找法

一、心点寻找法

二、距点寻找法

三、余点寻找法

四、余角透视中的测点寻找法

五、天点和地点寻找法

第五节透视关系“三要素”在绘画写生中的应用范例

第四章视位“三位置”的选择

第一节视位上下的选择

一、视平线是表现视位高低的决定因素

二、视乎线的应用规律

第二节视位左、中、右的选择

一、心点是视觉中心的核心

二、视位左、中、右的选择

三、心垂线的应用规律

第三节视位前后的选择

一、距点是视位前后关系的标志

二、视位与物象和“画面”的互移变化效果

三、距离点的应用规律

第四节视位“三位置”选择的综合应用

一、按照视位上中下选择规律进行写生

二、按照视位左中右选择规律进行写生

三、按照视位前后选择规律进行写生

第五章物体的“三方位”空间

第一节平行放置状态的物体

一、什么是平行透视

二、平行透视的状态与特点

第二节平行透视的作图方法

一、作图要点

二、作图关键

三、作图条件

四、作图步骤

五、平行透视六面体的具体作图法

六、几种其他作图法

第三节平行透视画法的综合应用

一、平行透视房间画法

二、视线迹点转换法应用

三、平行透视的应用范例

第四节课外写生练习

第五节成角放置状态的物体

一、什么是成角透视

二、成角透视的状态与特点

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成角透视的作图方法

一、作图要点

二、作图关键

三、作图条件

四、作图步骤

五、具体作图方法

第七节成角透视法的综合应用

一、利用视线迹点法画出教室一角透视图

二、利用测点法画出房间一角透视图

三、成角透视的应用范例

第八节课外写生练习

第九节倾斜放置状态的物体

一、什么是倾斜透视

二、倾斜透视的形态特征

第十节倾斜透视的作图方法

一、两种平视斜面的作图分析

二、几种简易的应用作图方法

第十一节平视斜面画法的综合应用

一、两个应注意的问题及作图举例

二、课外写生练习

第十二节俯、仰透视变化

一、什么是俯、仰透视

二、俯、仰透视的特征分类

第十三节俯、仰透视作图法和综合应用

一、平行俯、仰透视作图步骤

二、平行俯视透视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成角俯、仰透视作图步骤

四、成角俯视透视方法的综合应用

五、作品范例

六、课外写生练习

第六章曲线的透视

第一节曲线的透视画法

一、曲线和曲线透视

二、作图原则

三、正面圆的画法

四、透视圆的画法

五、透视圆的特点

第二节曲线透视的综合应用

一、不规则曲线画法

二、直接透视圆画法应用

三、间接透视圆画法应用

第三节不规则曲线透视的应用

一、人体的形体透视

二、动物的形体透视

三、植物的形体透视

第四节视高与人物比例关系

一、视高是画人物的“尺子”

二、地平线是画人物的“准绳”

三、作图方法

第七章光影透视

第一节投影的透视画法

一、投影的涵义

二、投影的种类

三、投影的规律

第二节投影画法举例

一、灯光下的投影画法举例

二、日光下的投影画法举例

三、课外写生练习

第三节反影的透视画法

一、什么是反影

二、反影的原理与作用

三、反影的规律与画法

第八章中国绘画的视觉空间

第一节散点透视的形成及特性

一、散点透视的形成过程

二、散点透视的特性

第二节散点视域的组合方式

一、回旋往复式

二、前后推拉式

三、横向运动式

四、纵向运动式

结束语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着“学透视关键在于运用”的教学目的和“学透视必须解决透视概念”的教学环节,通过对透视绪论、透视的原理和规律、透视关系“三要素”、视位“三位置”的选择、物体的“三方位”空间、曲线的透视、光影透视、中国绘画的视觉空间等章节的阐述,使学生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较为系统地理解透视的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和探究,在体验与反思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实现透视基础技法理论在绘画中的充分利用。【作者简介】  吴金铭笔名蒙骏。1956年生于河南淮阳。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曾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美展并多次获奖,有多件作品出版发表及被相关机构收藏。其传略入编于《中日美术家通鉴》、《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辞典》等。其专业论文在报刊上多次发表,出版有《透视基础教学》和《中国画视觉空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透视基础教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
9787540118570
《透视基础教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郑州出版单位河南美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透视基础教学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062 的主题关于 透视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