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全战史
志愿军全战史封面图

志愿军全战史

胡海波, 编著

出版社:长城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9.8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以恢宏的笔势抒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全过程,讴歌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将士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英勇顽强,浴血奋战,打败侵略者的壮丽历史。史料翔实、丰富,文笔凝练、生动,全书配插有2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准战泛浊浪东亚无宁日

第一章 朝鲜问题和三八线的由来

历史悠久的朝鲜,近代饱经磨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成为大国政治的抵押品。朝鲜问题起源于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尽管“在朝鲜没有长远的利益”,美国仍插足朝鲜,因为它希望“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美军参谋在地图上的随手一划,制造了三八线。

三千里江山历经风雨

大国的角逐场

北纬三十八度线

第二章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

美国在远东采取两手政策,艾奇逊公开宣布,台湾和朝鲜半岛在美国的防卫圈之外。名将粟裕将指挥的50万攻台大军枕戈待发,中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朝鲜半岛危机四伏,李承晚叫嚣“北进统一”,扬言“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解决的”;而人民军也作好了反击的准备。内战终于爆发了,杜鲁门根据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阴谋论,鲁莽作出武力干涉朝鲜的决定,并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给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是谁挑起了战争?

68号绝密文件与“共产主义扩张”阴谋论

三八线之战

第三章 朝鲜人民军挥师南下

杜鲁门昭告全世界因为朝鲜爆发内战,美国要出兵侵占台湾!美军大举干涉朝鲜,麦克阿瑟走马上任,吹嘘:“给我两个师,我就能守住朝鲜。”战争爆发三天,南朝鲜军就丢了汉城。人民军势如破竹,美军在大田遭受迎头痛击,24师师长迪安少将成为朝鲜战场上军衔最高的美国俘虏。在釜山周围1万平方公里的环形防御阵地上,被6万精疲力尽的人民军攻击包围的“联合国军”竟有14万人之众!沃克中将下令死守洛东江防线,“我们已无路可退!”再退就要跳进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了!

外交史上最无耻的声明

汉江桥大爆炸与麦克阿瑟的“战场秀”

军衔最好的美军战俘

第四章 “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

美军在仁川登陆,包抄人民军后路,形势岌岌可危。中国发出严正警告,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演讲稿中加上了“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一句话。印度大使居中传话,但美国却置若罔闻。“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先礼后兵,中国已仁至义尽,此时不得不以另外一种语言——一种侵略者听得懂的语言与美国对话。

“一比五千的赌博”

“三八线不过是一条纬度线”

过早的庆功宴——威克岛会晤

如何炸掉桥的一半?

第二卷 神兵从天降秋风扫落叶

第一章 彭德怀临危受命

麦克阿瑟疯狂北犯,斯大林让金日成向中国请求“特别的援助”。毛泽东一生有两件事最难下决心,其中一件事就是1 950年出兵朝鲜。政治局会议引发争论,毛泽东急召“彭大将军’入京。毛泽东欣然接受黄炎培先生建议,“支援军”改为“志愿军”。彭德怀临危受命,“如果没有苦,要共产党员干嘛?”苏联出尔反尔,志愿军推迟入朝。“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周恩来带着出兵和不出兵两种方案,秘密访问苏联。毛泽东最后拍板“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未雨绸缪

朝鲜求援

箭在弦上

第二章 志愿军初战告捷

彭德怀的指挥部深入敌后,同南朝鲜第6师擦肩而过。骄矜的麦克阿瑟分兵冒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鸭绿江。毫无实质意义的“元山登陆”被美国兵们起名为“YOYO”行动,意思是“来回闲逛”。马歇尔无奈地说:“我们以为一切都知道,其实什么都不知道,而对方却什么都知道。”敌变我变,志愿军抓住战机先打南朝鲜军。云山初战中美首次交锋,“开国元勋师”吃了败仗,美军仓皇后撤。

彭总深入敌后

抗美援朝的第一枪

一次中国式的葬礼

第三章 “万岁军”名扬天下

38军知耻而后勇,穿插部队一夜行军72.5公里,创造了步兵攻击史上的奇迹。彭总大笔一挥:“38军万岁!”美第2师受到了“印第安人的笞刑”,损失惨重。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次整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北极熊团”的团旗成了军事博物馆的展览品。美军的“圣诞节攻势”变成圣诞节溃退。收复平壤的消息传来,各国代表高呼:“毛泽东万岁!”“新中国万岁!”

圣诞节攻势

“38军万岁!”

冰血长津湖

第三卷 血洒异乡土终谁与争锋

第一章 美国玩弄“停火”阴谋

新中国代表首次亮相联合国讲坛,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自始至终,会场上的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非法代表都低着脑袋,“面部带有一种丧家犬的神色”。前线美军的惨败让杜鲁门慌了手脚,只好挥舞原子弹向中朝发出核威胁,被吓坏的却是美国的盟国,英国首相急飞华盛顿。美国无奈玩弄“先停战后谈判”阴谋,企图整军再战。周恩来提出停战条件,美国却毫无诚意。

正义与和平之行

“马歇尔将军的故伎重演”

第二章 志愿军乘胜越过三八线

除夕之夜中朝军队突破三八线,美军疯狂反扑,志愿军逆境中进行横城反击战,南朝鲜军溃不成军,砥平里之夜,志愿军入朝以来的第一次失利;彭德怀夜闯中南海,毛泽东表态:“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突破三八线

“一旦实力允许,立即恢复进攻”

砥平里之夜

第三章 志愿军浴血汉江

麦克阿瑟叫嚣使用台湾国民党军队,扩大战争到中国大陆。不仅如此,麦克阿瑟与美国国会反对党领袖的眉来眼去更让杜鲁门忍无可忍,将其就地免职。50万新锐部队大举入朝,志愿军第二次突破三八线。

麦克阿瑟最后的表演

格罗斯特营蒙羞朝鲜

180师出事了!

第四章 边打边谈,长期阵地防御战开始

志愿军积极准备第六次战役,但最终却引而不发。毛泽东亲自点将,“红色谍报之王”李克农坐镇开城战争史上最艰难的谈判开始了。恼羞成怒的美国代表叫嚣: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邓华建议停止发动第六次战役,前所未有的长期阵地防御战就此开始。

第六次战役之谜,334

战争史上最艰难的谈判

“血染岭”与“伤心岭”

第四卷 奇袭勇者胜合力显英姿

第一章 粉碎美军“绞杀战”

为粉碎美军的绞杀战志愿军创造了“倒三江”片面运输“顶牛过江”,将中国人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至。面对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美军惊叹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顽强的道路修筑者”。

“世界上最顽强的道路修筑者”

中国雏鹰初试啼声

“头等的飞行员”

第二章 “坑道战”铸成铜墙铁壁

全军动手挖坑道,“守住阵地看起来没有多大问题了。”布莱德雷讽刺地说:“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要用20年才能到达鸭绿江。”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第一次步炮坦协同作战、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几乎打光了李奇微辛苦半年的战果,美联社惊呼“这次袭击不会是志愿军干的!”

“坑道战”的发明

三军联合初显神威

第三章 中美鏖战上甘岭

细菌炸弹——“不爆炸的炸弹”。视察完比万里长城还长的防御坑道工事,彭德怀可以放心回国了。美国人则恐惧地称之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绞肉机”之战——上甘岭战役,被美联社称为“朝鲜战场上的凡尔登”。美国人最终甘拜下风:“到目前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细菌战——美国人从不承认的肮脏一页

“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

“绞肉机”之战——上甘岭战役

志愿军头号狙击手

第五卷 泪别英雄勇三载促和平

第一章 集中营里的战争

不能驾驭的怪物——战俘问题

让美国丢尽脸面的“杜德事件”

第二章 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战

艾森豪威尔的新冒险

“金城战役”兵锋直指汉城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尾声

志愿军大事记

内容摘要:

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在军事统帅彭德怀的率领下,100多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反抗侵略、保卫中国安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粉碎了美国吞并朝鲜、进而扩大侵略的企图,而且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和平,无论是对中国,对朝鲜,还是对世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场伟大的战争,在整个共和国国史上闪耀着超越时空、永不消逝的灿烂光辉。

编辑推荐:

《志愿军全战事》数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引领我们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
毛泽东决意出兵,彭德怀挂帅出征。118师打响入朝作战第一枪,美军“开国元勋师”首遭败绩。血战长津湖,38路军一战名扬天下。“联合国军”全线溃退,麦克阿瑟黯然下台。对垒上甘岭,“绞肉机”之战空前惨烈。保家卫国,数十万志愿军将士血沃三千里江山。
全景式影像记录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全过程,谨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10.25~2010.10.25)。
精彩的快意阅读,震撼的视觉冲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志愿军全战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8300250
如需购买下载《志愿军全战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长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510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志愿军全战史是长城出版社于201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97.5 的主题关于 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