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封面图

物理化学

胡英,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工科化学“九五”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在继承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在教材框架的重新构造、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突出应用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等三个方面,力图与国际接轨,保持并发扬特色。本书分为五篇十八章共三册。其中上册有平衡篇,包括物质的pVT关系和热性质、热力学定律和势力学基本方程、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及逸度和活度、相平衡、化学平衡五章;速率篇包括传递现象、化学动力学、各类反应的动力学三章。

作者介绍:

胡英,男,1934年6月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专长为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留校任物理化学助教,1960年任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化学学报》、《化工学报》、《Fluid Phase Equilibria》编委。曾多次在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著有《物理化学》教材以及《流体的分子热力学》、《应用统计力学》、《近代化工热力学》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多次获国家教委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宝钢教育奖等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绪论

平衡篇

第1章 物质的pVT关系和热性质

本章要求

1.1 引言

1.2 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

I.物质的pVT关系和相变现象

1.3 流体的pVT状态图,气液相变和临界现象

1.4 包括气液固三相的pVT状态图和相图

1.5 范德华方程

1.6 普遍化计算和对应状态原理

1.7 维里方程

Ⅱ.物质的热性质

1.8 热力学第一定律

1.9 标准热容

1.10 标准相变焓

1.11 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燃烧焓

1.12 标准熵

1.13 热性质数据的来源

参考书.

数据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本章要求

2.1 引言

Ⅰ.热力学基本原理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2.3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2.4 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可逆性判据

2.5 熵与熵增原理

2.6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2.7 热力学基本方程

Ⅱ.各类过程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2.8 pVT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2.9 焦耳一汤姆逊效应

2.10 相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2.11 热力学第三定律

2.12 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函数变化

Ⅲ.两类应用

2.13 平衡判据

2.14 单元系统的相平衡,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

2.15 能量的有效利用

参考书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逸度和活度

本章要求

3.1 引言

I.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

3.2 偏摩尔量

3.3 化学势与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3.4 平衡判据与平衡条件

3.5 相律

Ⅱ.速度、活度和混合性质

3.6 化学势与逸度

3.7 逸度和逸度因子的求取

3.8 稀溶液的气液平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3.9 理想混合物(理想溶液)和理想稀溶液

3.10 化学势与活度(1)

3.11 活度和活度因子的求取

3.12 化学势与活度(2)

3.13 混合性质与超额函数

参考书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相平衡

本章要求

4.1 引言

I.多组分系统的相图

4.2 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4.3 两组分系统的高压气液平衡相图

4.4 两组分系统的气液液平衡相图

4.5 两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4.6 三组分系统的液液平衡相图

4.7 三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Ⅱ.相平衡热力学和计算

4.8 相平衡计算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4.1 0高级相变

参考书

数据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化学平衡

本章要求

5.1 引言

I.各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5.2 标准平衡常数

5.3 气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5.4 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5.5 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S.6 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5.7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等温方程

5.8 同时平衡

Ⅱ.平衡常数计算

5.9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5.10 用热性质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参考书

思考题

习题

速率篇

第6章 传递现象

本章要求

6.1 引言

I.传递现象的基本原理

6.2 费克定律、傅里叶定律和牛顿定律

6.3 非恒稳态传递过程

6.4 布朗运动

6.5 热扩散和达福尔效应

Ⅱ.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6.6 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率

6.7 线性唯象关系和昂色格倒易关系

6.8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对传递现象的应用

Ⅲ.传递性质

6.9 传递性质的实验测定

6.10 传递性质的理论和半经验方法

参考书

数据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化学动力学

本章要求

7.1 引言

I.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7.2 化学反应的速率

7.3 反应速率方程

7.4 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7.5 对峙反应

7.6 连串反应

7.7 平行反应

7.8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动力学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7.9 动力学实验方法

7. 10 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

7.11 快速反应的实验方法

Ⅲ.动力学理论方法和半经验方法

7.12 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

7.13 基元反应速率理论概要..

7.14 单分子反应

7.15 微观可逆性和精细平衡原理

7.16 半经验方法

参考书

数据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各类反应的动力学

本章要求

8.1 引言

8.2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8.3 扩散与化学反应

8.4 聚合反应

8.5 燃烧与爆炸

8.6 均相催化反应

8.7 酶催化反应

8.8 光化学反应

8.9 连续式反应器

8.10 化学振荡与混沌

参考书

思考题

习题

内容摘要: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上)(第4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工科化学“九五”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上)(第4版)》在继承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在教材框架的重新构造、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以及突出应用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等三个方面,力图与国际接轨,保持并发扬特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上)(第4版)》分为五篇十八章共三册。其中上册有平衡篇包括物质的PVT关系和热性质、热力学定律和势力学基本方程、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及逸度和活度、相平衡、化学平衡五章;速率篇包括传递现象、化学动力学、各类反应的动力学三章;中册为结构篇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理论、波谱的基本原理三章;下册有统计篇包括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相倚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速率理论三章;扩展篇有界面现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胶体四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上)(第4版)》配有《物理化学教学指南》(吕瑞东等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和多媒体课堂教学光盘等材料。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上)(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及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界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物理化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40075502
《物理化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4版印次1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389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物理化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O64 的主题关于 物理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