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之旅
禅宗之旅封面图

禅宗之旅

熊进玉, 编著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禅宗是中华文化与西来佛教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自南北朝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始流行逾千年不衰。以至脱离印度传统,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中华文化通俗图文读物本,旨在大众介绍禅宗的基本情况。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禅宗传入中国

第二部分禅宗的中国化

第三部分禅宗祖庭

第四部分禅宗的社会功能

第五部分高僧传奇

后记

前言

在泰国,有这样一个现象,人们为了让大象搬运更多的东西,用竹竿挑着香蕉在它眼前晃来晃去。而大象为了得到美味的香蕉,就是负重再多也会一个劲儿往前走。人类现在的情形也颇为相似:因为诱惑,人们不知不觉中背负重压,匆忙赶路……

我们如何才能收敛欲望做一头负重而又超然的大象呢?早在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大就在参禅修行中给出了回答,并将领悟所得诉诸诗词,流传千古。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其意境空灵、恬静,处处展现着禅的悠远与超越。

又如宋代诗人苏东坡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音,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则更是绝妙。他根据佛学“因缘和合”的理论,来说明美妙的琴声、美妙的音乐是多种元素和合而成的道理,这纯粹就是一幅老僧谈禅的画卷。

这样的诗词不胜枚举。在这些渗透着禅学思想的诗词中,处处感悟着天公造物,缘灭缘生的气息。在禅者的心中,宇宙是完整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所谓:“何处青山不道场”“四时美景有禅机”。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人生大智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竞争的生存状况中,修禅悟道更不失一味调整身心的良方。宋代诗人陆游《解闷》云:“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编辑出版《禅宗之旅》,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禅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禅宗的相互吸收借鉴、高僧传奇等,并在此基础上感悟禅学,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用心如莲花的仁爱、慈悲之怀,解除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烦恼,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趋向智慧的人生,共谱人间和谐篇章。

后记

禅宗自印度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漫长的中国化进程,并在长期的融合中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之旅》这本书,通俗简洁地向读者介绍了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六祖祖庭寺院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的佛教故事,衷心希望对于人们参观旅游、开阔文化视野有所裨益。但禅学一脉博大精深,非一书一册所能概及,而我本人对禅学的认识亦只是沧海一粟,写作的过程实旨就是学习的过程。其中,《中国禅寺》《少林功夫》《佛国圣境》《禅宗祖庭》《中国佛教史》等书籍常列案头,受益颇丰,在此表示感谢。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少林寺住持释永信及三祖寺住持释宽容,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与禅宗有关的书刊、资料,笔者还有幸得到他们的亲自教诲,一睹大德风采。

最后,因本人佛学知识的浅陋,书中实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和寺院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11月

内容摘要:

  禅宗自印度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漫长的中国化进程,并在长期的融合中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之旅》这本书,通俗简洁地向读者介绍了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六祖祖庭寺院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的佛教故事,衷心希望对于人们参观旅游、开阔文化视野有所裨益。  禅宗传入中国,便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迹,并渗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建筑、文学、哲学、音乐思想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禅是智慧,禅是顿悟,禅是阳光,希望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都能够有所启迪,有所收益。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禅宗之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视觉中国文化丛书
9787539431925
《禅宗之旅》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湖北美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 × 0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禅宗之旅是湖北美术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6.5-49 的主题关于 禅宗-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