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封面图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

杨国莉, 著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运用代理理论相关观点,界定了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标准;开发了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模型;基于激励理论,提出了系列假设和核心影响因素。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诸多逻辑模型以揭示有效性的机理;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使研究结果升华为理论。本书适合企业及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及金融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标

1.1.3 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效率概念的界定

1.2.2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1 代理理论

2.1.1 最佳契约论

2.1.2 高管寻租论

2.1.3 理论评述

2.2 博弈论

2.2.1 博弈论的内涵与变迁

2.2.2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2.3 激励理论

2.3.1 马斯洛的需要激励理论

2.3.2 双要素论

2.3.3成就需要理论

本章小结

3 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制及有效性的标准

3.1 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制的原则、方式及基本内容

3.1.1 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制概念的界定

3.1.2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原则

3.1.3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方式

3.1.4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基本内容

3.2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标准

3.2.1 效率与效用、效应

3.2.2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3.2.3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的标准

本章小结

4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4.1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构成要素

4.1.1 激励有效性

4.1.2 选优有效性

4.1.3 留住高管有效性

4.1.4 构成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4.2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4.2.1 环境因素

4.2.2 公司内部因素

4.3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2 样本总体特征

4.3.3 分析方法

4.3.4 提高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章小结

5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5.1 构建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基本原则

5.1.1 以理论分析为先导原则

5.1.2 模型的规模大小适度原则

5.1.3 模型形式的选择原则

5.1.4 变量的选择原则

5.1.5 数据真实性原则

5.2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模型的建立

5.2.1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度量指标确定

5.2.2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

5.2.3 实施模式及实施深度对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6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研究框架

6.1 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整体框架

6.2 高管股权、市场风险和股权性质与高管现金薪酬分析框架

6.3 股权薪酬绩效敏感度和股权薪酬与现金薪酬比例分析框架

6.4 高管股权授予比例和行权有效期与股权性质分析框架

6.5 真正实施公司的股权激励制有效性实证研究框架

6.6 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基础建议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7 高管股权、市场风险与股权性质影响下的高管现金薪酬分析

7.1 研究假设

7.1.1 公司业绩与现金薪酬

7.1.2 高管股权与现金薪酬

7.1.3 业绩风险与现金薪酬

7.1.4 股权性质与现金薪酬

7.2 研究样本及变量数据

7.2.1 研究样本概述

7.2.2 变量定义

7.2.3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7.3 模型设计与假设检验

7.3.1 模型设计

7.3.2 假设检验及分析

本章小结

8 公司股权薪酬绩效敏感度和股权薪酬与现金薪酬比例影响因素分析

8.1 研究假设

8.1.1 成长性机会假设

8.1.2 资本结构假设

8.1.3 公司流动性制约假设

8.1.4 机构持股集中度假设

8.1.5 股权集中度假设

8.1.6 股权性质假设

8.2 研究样本及变量数据

8.2.1 样本描述

8.2.2 变量定义

8.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8.3 模型与检验结果

8.3.1 模型

8.3.2 假设检验

8.4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9 高管股权授予比例和行权有效期与股权性质相关性分析

9.1 研究假设

9.1.1 股权激励授予比重

9.1.2 行权有效期

9.2 样本和变量

9.2.1 样本描述

9.2.2 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

9.2.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9.3 模型与检验结果

9.3.1 模型

9.3.2 假设检验及分析

本章小结

10 真正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10.1 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0.2 研究设计

10.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10.2.2 数据处理方法与程序

10.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0.3.1 基本情况

10.3.2 非参数检验结果及分析

10.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10.4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11 改善和提升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策略

11.1 股权激励制会计政策

11.1.1 国外股权会计处理

11.1.2 中国股权会计处理问题及建议

11.2股权激励制税务政策

11.2.1 国外股票期权税收政策

11.2.2 中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问题及建议

11.3股权激励制监管政策

11.3.1 进一步完善高管股权激励制的制度体系

11.3.2 完善资本市场和高管市场机制

11.3.3 平衡激励和约束制度

11.3.4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12 总结与展望

12.1 总结

12.2 创新点

12.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相关情况表

附录2 实验组数据表

附录3 控制组数据表

附录4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运用代理理论相关观点,界定了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标准;开发了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模型;基于激励理论,提出了系列假设和核心影响因素,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诸多逻辑模型以揭示有效性的机理;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使研究结果升华为理论。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适合企业及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及金融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分十二个部分,沿着层层递进的次序展开。通过文献综述,确立了三个基点,即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标准、影响因素和提升有效性的策略。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有效性标准的组成、研究思路和中国具体国情三者间的关系,建立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模型,并重新界定了有效性标准。在纷乱的股权激励制的界定和使用中,理清并重新界定了本书的核心概念——高管股权激励制,并对其分类进行了深层解构;深入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制有效性的设立原则。这些及发展的相关学说,又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458416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冶金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是冶金工业出版社于2012.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6.6 的主题关于 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激励-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