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研究
物权法研究封面图

物权法研究

陈华彬,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第三部重要著作,为《物权法原理》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的姊妹书,它们共同构成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三部曲”。本书主要以外国物权法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大陆法系各国如德国、瑞士、日本等民法典上的各项物权制度,包括: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动产相邻关系,用益物权,债权担保权,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由保全抵押权而流通抵押权的发展历程,不动产登记制度,所有人抵押权与占有制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德国物权法的沿革与形成

第一节日耳曼法中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公元5-9世纪)

一、日耳曼法概述

二、古日耳曼的土地制度素描

三、土地总有权制度

四、日耳曼法的占有(Gewere)

五、日耳曼法的所有权观念

第二节中世纪(Mittelaher)时期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

第三节中世纪以降至1896年德国民法典成立前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

一、1794年普鲁士普通邦法和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

二、德意志同盟时代

三、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帝国的立法和民法典的制定德国形式意义的物权法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及其特色

一、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叫

二、物权限定主义(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类型体系

三、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体系构造上的特色

第五节德国物权法的性质

一、资本主义的性质

二、物权法的封建色彩

三、非个人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倾向

第三章十九世纪德国普通法学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和乌尔比安的法言的解读

第四章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章罗马的traditio、stipulatio与特权契约的无因性和无因债务

第六章德国与瑞士登记制度

第七章瑞士与德国的相邻关系法

第八章日本与德国民法典上的用益特权制度

第九章德国的担保特权与人的担保制度

第十章德国不动产的担保权的演进史:从保全抵押到投资抵押权

第十一章所有人抵押权

第十二章瑞士的不动产担保权法

第十三章债权的消灭时效与担保物权的效力

第十四章日本、德国及瑞士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

附录一十九、二十世纪的德国民法学说史

附录二潘德克吞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附录三瑞士民法典的制定与特色

附录四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行为与无因性理论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第三部重要著作,为《物权法原理》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的姊妹书,它们共同构成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三部曲”。本书主要以外国物权法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大陆法系各国如德国、瑞士、日本等民法典上的各项物权制度,包括: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动产相邻关系,用益物权,债权担保权,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由保全抵押权而流通抵押权的发展历程,不动产登记制度,所有人抵押权与占有制度等。【作者简介】  陈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1967年11月出生,四川仁寿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博士学位。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日本东海大学、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主要著作包括:独著《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物权法原理》、《物权法研究》、《物权法》、《外国物权法》;合著《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财产法》、《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物权编)、《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债权总则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物权法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法学研究生教学书系
9787503691546
如需购买下载《物权法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修订本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物权法研究是法律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3.24 的主题关于 物权法-研究-中国-研究生-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