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封面图

移动互联网

许志远, 等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9.0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架构,系统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以及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全面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变革与模式创新,在明确概念和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阐述了移动互联网与知识产权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应对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专利风险的政策建议,指出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书籍目录: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模式变革1

1.1 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产业的整体影响2

1.2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模式变革3

1.2.1 整体(产业组织)模式――垂直一体化3

1.2.2 硬件模式――从垂直到水平3

1.2.3 软件模式――开放与开源3

1.2.4 业务模式――App Store以及未来的HTML54

1.2.5 发展速度――超越摩尔定律4

1.2.6 模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5

第2章 从视窗到“苹果与机器人”,软件发展模式的颠覆7

2.1 移动OS前史8

2.1.1 Windows Mobile8

2.1.2 移动Linux9

2.2 iOS崛起11

2.2.1 体验创新11

2.2.2 垂直一体化变革13

2.3 谷歌称霸15

2.3.1 开源技术革命15

2.3.2 组织模式创新16

2.4 三大平台,三种模式17

2.5 移动OS为技术创新主线,意义重大20

2.5.1 范围外延20

2.5.2 OS战略意义22

2.6 HTML5兴起,移动OS的Web化24

2.7 我国移动OS发展现状25

2.7.1 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26

2.7.2 产业生态雏形渐显27

2.7.3 生态资源高度聚集28

第3章 从X86到ARM,蚂蚁绊倒了大象29

3.1 硬件平台基本结构30

3.2 基础架构之战,ARM一骑绝尘32

3.2.1 ARM步入神坛,Intel困境挣扎32

3.2.2 商业模式之争:开放与封闭的博弈34

3.2.3 技术派系之争:功耗与性能的博弈38

3.2.4 战局未稳,长期存变39

3.3 移动应用处理器,ARM统治下的百家争鸣40

3.3.1 彼此封闭、派系林立的产业格局40

3.3.2 掌中核战,数量并不一定就是质量43

3.3.3 工艺升级,助力功耗降低和性能提升45

3.4 移动芯片平台,包罗万象47

3.4.1 集成、独立,大不同47

3.4.2 Turnkey模式,创新研发流程48

3.4.3 移动GPU,图形界面进步的幕后功臣50

3.4.4 多“芯”大战,各家新武器揭秘53

3.5 外围硬件创新,再多一些想象力57

3.5.1 屏幕放大趋缓,弯曲及可折叠成为新热点58

3.5.2 新型电池技术频现,终端续航的新希望60

3.5.3 移动终端的“传感化”,硬件“旁”支、崭新“主”业60

3.6 我国通往强芯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61

第4章 能力开放,让业务插上翅膀65

4.1 能力开放,业务模式变革的引擎66

4.1.1 能力聚合催生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变革66

4.1.2 产业链开放协同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67

4.2 大势所趋,能力开放是必经路径68

4.2.1 变化的产业链生态环境呼唤开放与融合68

4.2.2 技术进步创造聚合条件69

4.2.3 需求转变推动业务模式创新70

4.2.4 电信业传统业务模式受到挑战71

4.3 集腋成裘,能力开放实现聚合创新72

4.3.1 互联网能力开放,聚合兴起之源72

4.3.2 终端能力开放,业务聚合加速器77

4.3.3 电信业能力开放,下一代业务网的核心理念78

4.4 风生水起,能力开放加速服务创新81

4.4.1 互联网能力开放,进展如火如荼81

4.4.2 操作系统能力开放,业务日新月异90

4.4.3 运营商能力开放,理念落地生根92

4.5 无处不在,能力开放已成大势所趋102

4.5.1 业务能力开放平台成为公共服务平台102

4.5.2 移动元素开发成为移动互联网创新热点103

4.5.3 以核心业务为自营,建立良好的开放平台生态环境104

4.5.4 用户入口成战略制高点,一体化深度定制模式盛行106

4.5.5 大数据时代强调开放平台数据处理能力107

4.5.6 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大部分今后以收费为主108

第5章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云与端的深度耦合111

5.1 云计算产业快速繁荣,我国已有较好基础112

5.1.1 云计算产业体系庞杂,所涉领域广泛112

5.1.2 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13

5.1.3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15

5.2 云计算技术加速创新,我国仍待继续深入118

5.2.1 云计算四层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是关键118

5.2.2 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120

5.2.3 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122

5.2.4 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情况124

5.3 云计算变革资源调度模式,加快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125

5.3.1 云计算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创新125

5.3.2 移动网络与支撑系统云化127

第6章 移动互联网流量激增,通信基础设施优化升级129

6.1 移动网络流量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繁荣而激增130

6.2 智能终端对移动网络流量的影响分析131

6.2.1 信令流量层面131

6.2.2 数据流量层面136

6.3 主流应用及操作系统对网络流量的需求136

6.3.1 主流应用对数据流量的需求分析136

6.3.2 不同操作系统对网络流量的需求分析139

6.4 智能管道技术与应用142

6.4.1 智能管道概念内涵142

6.4.2 智能管道关键技术144

6.4.3 智能管道应用实践150

6.5 终端侧流量管控技术152

6.5.1 移动网络层面152

6.5.2 应用开发层面156

6.5.3 操作系统平台层面159

第7章 应用商店,业务提供及组织模式的变化165

7.1 移动业务组织模式的变革历程166

7.1.1 从无到有:内置应用的出现166

7.1.2 封闭花园:移动梦网的兴起167

7.1.3 开放平台:应用商店的登场170

7.2 业务组织的主导平台换位173

7.2.1 纵向发展:原生领军应用程序商店173

7.2.2 紧随原生应用商店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178

7.2.3 应势而生:运营商应用程序商店180

7.2.4 厚积薄发:互联网企业应用程序商店183

7.2.5 平衡共进:终端厂商应用程序商店184

7.3 新型业务组织模式形态的兴起186

7.3.1 蓄势待发:Web应用程序商店186

7.3.2 规模有限:发展蓄力阶段187

7.4 业务组织方式的全新探索189

7.4.1 SNS类业务组织平台189

7.4.2 IM类业务组织平台191

7.4.3 浏览器类业务组织平台193

7.5 新模式新方式或将带来颠覆性变革194

7.5.1 跨终端、跨平台的实现195

7.5.2 龙头垄断地位被撼动196

第8章 知识产权,激烈竞争下的新武器197

8.1 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专利体系198

8.2 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三大阵营专利态势200

8.2.1 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专利情况200

8.2.2 苹果iOS操作系统专利情况205

8.2.3 微软WP操作系统专利情况206

8.3 移动互联网专利侵权诉讼情况208

8.3.1 甲骨文与谷歌208

8.3.2 苹果与宏达电212

8.3.3 苹果与三星213

8.3.4 苹果与摩托罗拉215

8.3.5 摩托罗拉与微软216

8.3.6 苹果与诺基亚218

8.4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专利风险219

第9章 HTML5,产业水平化的催化剂221

9.1 垂直和水平之争,由来已久222

9.2 四要素环环相扣,奠定HTML5产业基础224

9.2.1 总体而言,含四大构成要素224

9.2.2 被全产业所采纳的通用标准是统一的基础225

9.2.3 终端Web应用环境是实现跨平台的关键229

9.2.4 移动Web应用在开发和运维方面拥有超越原生的优势233

9.2.5 分发机制和赢利模式更加灵活多样235

9.3 技术、生态两线并举,HTML5产业雏形初现236

9.3.1 概况:全球新一代Web产业生态一览236

9.3.2 标准化工作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并存238

9.3.3 应用逐渐丰富,移动领域难点已现239

9.3.4 平台进化加速,内核归一化发展240

9.3.5 移动环境下竞争更为激烈,OS短期内优势稳固242

9.3.6 HTML5由炒作步入现实,技术革新与生态构建缺一不可244

9.4 挑战重重,技术和产业成熟尚需时日245

9.4.1 碎片化影响跨平台实现245

9.4.2 低性能影响应用创新246

9.4.3 成熟模式的缺乏影响规模普及247

9.4.4 小结248

9.5 影响深远,HTML5拉开多产业变革的序幕248

9.5.1 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模型248

9.5.2 促进跨屏融合,冲击现有操作系统格局250

9.5.3 运营商释放电信网络能力优势的最佳出口252

9.6 我国同步于全球,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252

9.6.1 概况:我国新一代Web产业生态一览252

9.6.2 浏览器表现尤为突出,部分核心技术已自主突破254

9.6.3 操作系统Web化探索更深一步,并已率先实现市场化应用254

9.6.4 国内应用市场艰难破冰,生态模式探索初见成效255

9.6.5 小结256

第10章 移动互联网安全,新背景下的新问题257

10.1 移动互联网安全挑战和安全体系架构258

10.1.1 移动互联网安全挑战258

10.1.2 移动互联网安全体系架构258

10.2 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问题259

10.2.1 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要素259

10.2.2 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威胁259

10.2.3 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能力现状261

10.2.4 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能力问题262

10.3 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266

10.3.1 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要素266

10.3.2 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266

10.3.3 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现状272

10.3.4 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问题283

10.4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286

10.4.1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要素286

10.4.2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威胁286

10.4.3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能力现状290

10.4.4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能力问题291

缩略语293

内容摘要: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模式的变革 从视窗到“苹果与机器人”,软件发展模式的颠覆性革命 从X86到ARM,蚂蚁绊倒了大象 能力开放,让业务插上翅膀 知识产权,激烈竞争下的新武器 HTML5,产业水平化的催化剂 移动互联网安全,新背景下的新问题本书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架构,系统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以及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全面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变革与模式创新,在明确概念和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作者简介】许志远:高级工程师,许志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信息网络研究部副主任,ITU-T第二研究组第二小组联合报告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移动互联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宽带中国出版工程
9787121238635
如需购买下载《移动互联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移动互联网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N929.5 的主题关于 移动通信-互联网络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