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封面图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

李建民,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研究中日关系中的分歧、合作及双方面临的其他焦点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冷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内容和起点

第二节冷战后中日关系史的特点

第三节冷战后中日关系史的基本线索

第二章中日关系发展的新起点(1989、6-1993、7)

第一节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发展的新机遇

一、冷战的结束

二、“六.四事件”后中国外部环境的恶化

三、日美离心倾向与政治大国战略的强化

四、经历了严峻考验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中日高层交往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中日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20周年

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访问日本

三、日本天皇实现首次访华

第三节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波折

二、中日两国努力加强经贸关系

三、申日经贸关系的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中日民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一、民间组织积极推动两国关系的恢复

二、中日文化交流的加强

第三章中日关系的大转折(1993、8-1997、8)

第一节日本政局的动荡与对外政策的变化

一、“1955年体制”的崩溃

二、中国威胁论的兴起

三、日美同盟关系的“再确认”

第二节中日政治摩擦的加剧

一、日台关系的发展与徐立德访日事件

二、日本政界的否认历史逆流

三、钓鱼岛问题

第三节加强相互理解,促进中日友好

一、细川、羽田两届内阁的对华政策

二、着眼于未来,推动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

三、两国人民努力维护中日关系的大局

第四节中日在经贸、党际、安全等领域的双边关系

一、经济联系的加强与矛盾的显现

二、两国政党之间的交往向纵深发展

三、中日双方就防卫安全问题进行对话

第四章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1997、9-2001、4)

第一节中日两国关系走出政治低谷

一、中日两国为改善双边关系而努力

二、两国总理实现互访,中日关系走出低谷

三、中国共产党和日本政党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节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一、中日伙伴关系提出的背景

二、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三、为发展中日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而努力

第三节日本加速向“普通国家”目标迈进

一、“普通国家论”的提出

二、日本强兵、改史动向的加剧

三、落实“普通国家”战略的立法措施

第五章小泉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200l、4-2006、9)

第一节小泉执政时期日本所面临的内外环境

一、日本国內的社会与政治变化

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三、日本外交开始强化“国家利益”

第二节小泉内阁时期中日关系的停滞与倒退

一、经济领域的冲突与摩擦

二、历史问题的争论与分歧

三、政治与社会方面的矛盾加深

第三节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一、中日两国领导人努力保持接触

二、政党与议会往来

三、安全关系的拓展

四、民间友好的新发展

五、大力加强经济合作

六、安倍晋三首相访问中国与中日关系转暖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冷战后中日关系简明政治年表

附录2冷战后中日关系的相关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是一个内涵非常宽的研究领域,以此为基础的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泛。本书以冷战后,中日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相互交往的历史作为两国外交关系变化发展的研究对象,作者在探讨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安全关系、文化关系内在规律的同时,对这四大领域的相互关系作出解释和说明。作者简介:  李建民,男,1969年6月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市,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近年主要围绕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学术研究,内容涉及全球化与现代化、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中日关系等领域。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个人专著两部;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2项、山东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1项、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现在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工作,担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副院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778348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装帧平装
页数 300 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29.313 的主题关于 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史-研究-1989~2002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