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
新媒体与社会封面图

新媒体与社会

谢耘耕, 陈虹,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78.0

书籍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本辑内容丰富,其中圆桌论坛介绍了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上一些学者的文章。还介绍了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主要学术成果。

作者介绍:

谢耘耕,男,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2-200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2007-2009年)。   陈虹,女,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与谢耘耕主编《新媒体与社会》。

书籍目录:

观点荟萃

圆桌论坛

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9

主题演讲:新媒体与信息社会/10

从大数据到数据新闻【祝建华】/11

新媒体传播思维与大数据应用【沈 阳】/14

结合中国现实和历史环境谈新闻传播【尹韵公】/16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教育的变革【刘 鹏】/18

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文化传播【王 宁】/21

精神制造与文化市场体系——以上海实践为例【何建华】/24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综述【于鹏亮 荆 喆】/28

研究报告

中部地区六省会城市形象调查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41

计划单列市形象调查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64

学海瞭望

网络社会治理研究综述【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91

大数据与社会舆情研究综述【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133

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155

学术沙龙

新媒体时代两岸故宫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谢雅卉】/177

从新媒体对少数族群艺术的影响看身份焦虑

——以广西龙州地区天琴艺术为例【卫修明】/188

新媒体时代广西巴马旅游形象传播研究【王 霞】/200

网络谣言治理视角的中国新媒体法律环境建设【刘俊宜】/211

微博娱乐新闻的表征传播要素关系与受众道德认知分析【陈 实】/221

新媒体网络中的个体:被忽视的身体【李丹丹】/233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与伦理问题【朱君玉】/247

个案研究

协商与对抗:争议性事件中的话语解读

——基于“东莞扫黄”事件报道与网络文本的量化分析【张冠中】/259

争议性事件中网络个体表达与集体参与研究——以朱令案为例【周雪怡】/271

美国主流媒体定义“恐怖主义”的双重标准

——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微博涉华暴恐报道为例【孙 璐】/285

网址导航站中“性诉求标题党”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基于对毒霸电影频道中电影文字介绍的研究【颜远绅】/297

自媒体语境下的族群认同——以“陆港”冲突事件为例【庄 睿】/309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

——以“4·15”幼童香港小便事件为例【周 玲】/322

内容摘要:

《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一辑)》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新媒体与社会》系列的第十一辑。内容包括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上一些学者的文章,以及《中部地区六省会城市形象调查报告》和《计划单列市形象调查报告》,还包括“网络社会治理研究”“大数据与社会舆情研究”等内容,个案研究则有“东莞扫黄”事件报道、朱令案、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微博涉华暴恐报道、毒霸电影频道中电影文字介绍、幼童香港小便事件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媒体与社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768150
如需购买下载《新媒体与社会》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新媒体与社会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2-05 的主题关于 媒体(新闻)-社会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