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桃园
桥·桃园封面图

桥·桃园

废名,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废名的作品集,精选了《竹林的故事》、《河上柳》等小说。

书籍目录:

导言/吴福辉

第一卷 上篇

第一回

金银花

史家庄

落日

万寿宫

闹学

芭茅

狮子的影子

“送牛”

“松树脚下”

习字

“送路灯”

瞳人

第一卷 下篇

“第一的哭处”

“且听下回分解”

日记

棕榈

沙滩

杨柳

黄昏

灯笼

清明

路上

茶铺

花红山

天井

今天下雨

八丈亭

枫树

梨花白

故事

桃林

第二卷

水上

钥匙

荷叶

无题

行路

萤火

牵牛花

莫须有先生下乡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浣衣母

竹林的故事

河上柳

桃园

菱荡

毛儿的爸爸

四火

文公庙

内容摘要: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本书只选小说,其实废名的诗歌、散文与小说都是一体。尤其是《桥》,经常被选入各种散文集子。短篇选自各集。北方谚语云,“后后有席”,“好饭不怕晚”,等待不是没有补偿的。相信包含了废名全部已发表稿和未刊稿的全集,一定会提供后人真实了解到一个完整的废名,了解他一生将现代文学“中国化”的持续的、不管不顾的努力。

编辑推荐:

废名的小说非同一般。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初用本名“冯文炳”发表《竹林的故事》等的那个时期(自1926年后始用笔名“废名”),相对来说,他是以家乡淳朴的人物为蓝本所写。仁慈勤劳而被流言击伤的洗衣妇(《浣衣母》)、唱木头戏为生而爱门前柳树的老爹(《河上柳》)、种菜打鱼之家出来的文静美丽少女三姑娘(《竹林的故事》)、相依为命的种桃父女(《桃园》)、采菱角的聋子长工(《菱荡》)等等,构成了他最初的“乡土世界”。废名的意义,当时表现为对写实的“乡土小说”的冲击,也是对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的补充。化外的田园风光,加上凄美的情调,影响深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桥·桃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现代作家精选本
9787309050561
《桥·桃园》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桥·桃园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6.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6.7 的主题关于 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