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
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封面图

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

肖玉秋,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研究清代俄国传教团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中外关系史上的特殊历史现象

第一节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由来

一、蒙元时期东正教传入中国之可能

二、哥萨克东侵与东正教入华

三、雅克萨战俘与东正教传入北京

四、俄国对俄罗斯佐领宗教活动的关注与经营

五、第一届传教团来京

第二节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特殊性

一、特殊机构

二、特殊职能

第二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宗教活动

第一节从第一届传教团到《中俄天津条约》

一、列扎伊斯基传教团或第一届传教团

二、主教区计划流产以及俄国传教团法律地位的确立

三、从《恰克图条约》到《中俄天津条约》

第二节从《中俄天津条约》到义和团运动

第三节中国主教区成立以后

一、重整传教团

二、东正教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第四节传教活动分析

第三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研究活动

第一节哲学与宗教

一、儒学

二、道教

三、佛教

四、其他宗教

第二节历史与地理

一、历史

二、地理

第三节语言与文学

一、语言

二、文学

第四节社会与法律

第四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教育活动

第一节揭开近代欧洲国家留学中国序幕的俄国留学生

一、选派与构成

二、学习与管理

三、去向与作用

第二节俄国本土之汉满蒙语教学

一、科学院和外务院的满汉语学校

二、为中俄贸易服务的恰克图汉语学校

三、俄国最早设立汉满蒙语专业的高等学府喀山大学

四、俄国汉学重镇圣彼得堡大学

第三节俄罗斯文馆的俄人教习与俄文教材

一、身为俄国商人、降人及后裔的俄人教习

二、身为传教团教士和学生的俄人教习

三、身为传教团领班的俄人教习

四、中国第一部俄语教科书

第四节在华开办学校

第五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与中俄在其他领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图书交流

一、中国典籍收藏

二、传教团图书馆

三、中俄政府互赠图书

四、在华刊印图书

第二节医学交流

一、俄国“长桑”沃伊采霍夫斯基

二、“惠济遐方”的基里洛夫

三、亦医亦官的塔塔里诺夫

四、《本草纲目》译者巴济列夫斯基

五、探索中医奥秘的科尔尼耶夫斯基

第三节美术交流

一、关注中国颜料的休金和比丘林

二、第一个收藏中国绘画作品的列昂季耶夫斯基

三、北京城里第一位俄国职业画家列加舍夫

四、描绘万寿山风景的科尔萨林

五、再现京城市井生活的奇穆托夫

六、刻画乞丐流民的伊戈列夫

第四节在华修建的主要教堂

一、北馆中的教堂

二、南馆中的教堂

结语

一、传教团文化活动的特点

二、特洛伊木马与文化使者

附录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成员列表(17151902)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研究核心为俄国东正教在华的历史问题。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中外关系史上的特殊历史现象,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宗教活动,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研究活动,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之教育活动,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与中俄在其他领域的文化交流。【作者简介】  肖玉秋,1963年生,天津市人,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历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俄文化关系史、俄罗斯历史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在《世界历史》和《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文化功能研究”,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俄文化交流史研究”子课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1061597
《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天津出版单位天津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俄国传教团与清代中俄文化交流是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9.03 的主题关于 传教士-作用-文化交流-中国、俄罗斯-清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