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与跨界
古今与跨界封面图

古今与跨界

陈建华,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八篇论文的结集,籍以反映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分几个类目,所谓古今,其实视域未逸出中国,跨界也是立足于文学,以语言诠释学为基础,与文学以外的研究领域寻找对话的可能,其间含有把文化视为人文整体的意思,零零碎碎仿佛在从事一种文化史的建构。全书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明代文学、“革命”话语与翻译理论、文学都市与报刊文化、新闻传播与文化政治、文学与视觉像现代性。

作者介绍: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古籍所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书籍目录:

自序

明代文学

明初政治与吴中诗歌的感伤情调

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

试论晚明文学“现代性”——杜丽娘“游园惊梦”新解

“革命”话语与翻译理论

世界革命语境中的中国“革命”

孙中山何时自称“革命党”?——早期思想地图与“革命”指涉的勘探

辛亥,死活都要“革命”

文学都市与报刊文化

元末东南沿海城市文化特征初探

岂止“消闲”——周瘦鹃与一九二O年代上海文学公共空间

“一生低首紫罗兰”——周瘦鹃的“自我再现”与都市镜像

章秋柳:都市与革命的双重变奏

新闻传播与文化政治

拿破仑“三戴绿头巾”——民国初期都市传播文化的女权与民主倾向

陈冷: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自由独立之精神

文学与视像现代性

欲的凝视——《金瓶梅词话》的叙述方法、视觉与性别

凝视与窥视——李渔《夏宜楼》与明清视觉文化

电影与脑:主体意识的现代建构——以周瘦鹃《红颜知己》为中心

语言、诗学与诠释学

朱熹“淫诗”说——诗学诠释的“哥白尼革命”

从“以诗证史”到“以史证诗”——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札记

九十年代中国“语言转向”和全球化

附录

追求真理,毋变初衷——章培恒先生《不京不海集》读后

文学与文化研究——访谈李欧梵先生

内容摘要:

《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收入十八篇论文,涉及文学史、诠释学、观念史、翻译史、印刷传播、视觉文化、电影等领域,反映了作者近十年来不拘古今、跨学科文学文化的研究兴趣与轨迹。这些文章表明了作者治学的基本理念:秉持人文精神与文化整体的观念,在具体历史脉络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中进行个案研究,运用考证手段与结构主义符号学对于文学文本的感知象征系统做精研细读,并跨越学科局限,运用各种人文理论切入国际汉学而提出新见,力图突破既有的研究范式。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古今与跨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97504
如需购买下载《古今与跨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古今与跨界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3.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3-53 的主题关于 中华文化-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