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候谈判研究
国际气候谈判研究封面图

国际气候谈判研究

何一鸣,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研究了中国如何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来取正确的谈判策略和灵活的谈判立场,既维护国际公义,又赢得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者介绍:

何一鸣,1966年9月出生,吉林农安人,获得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领域:世界经济、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被聘为韩国延世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客座教授。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做访问学者。至今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气候变化问题概述

第二节 研究国际气候谈判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

第五节 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气候谈判历程回顾

第一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一阶段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二阶段

第三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三阶段

第三章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搭便车”激励

第一节 “公地的悲剧”

第二节 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特征

第三节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特征

第四节 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激励

第五节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政策手段

第六节 国际气候合作的“囚徒困境”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的成本收益权衡

第一节 欧盟积极充当全球气候合作的领导者

第二节 美国强烈抵制京都体制

第三节 加拿大对国际气候合作态度冷淡

第四节 日本的国际气候合作立场左右摇摆

第五节 俄罗斯对国际气候合作持观望态度

第五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化

第一节 两大对立的阵营

第二节 两大对立阵营中小集团林立

第六章 气候谈判中的双层次博弈

第一节 双层次博弈理论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中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运用

第七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选择性激励和议题联结

第一节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选择J生的物质激励机制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的社会激励因素

第三节 议题联结

第八章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一)

第九章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二)

第十章 中国与国际气候谈判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赖于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作为国际气候协议的主要谈判平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至今已召开了16次。各国政府代表就减排义务、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但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谈判立场差距较大,国际气候治理协议一直未能达成。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通过对制度重新设计,确定“选择性激励”,无疑是打破谈判僵局的关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既维护国际公义,又赢得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需要采取正确的谈判策略和灵活的谈判立场。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国际气候谈判研究》由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海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经费资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气候谈判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611695
《国际气候谈判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88 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气候谈判研究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4 ,P467 的主题关于 气候变化-研究-世界 ,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