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媒介
两个世界的媒介封面图

两个世界的媒介

臧健, 整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口述史,编者用了将近十年的工夫,访问了21位德国女性汉学家,记录了她们亲自口述的认识中国、研究中国、推介和传播中国的历程;这又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作者们以女性的细腻和真诚书写了一曲德国女性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家庭矛盾、社会歧视,为追求学术而付出和牺牲的交响诗。本书语言平实流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德国汉学发展的状况,也能借由这些坚强女性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追求,鼓舞后学,振奋人心。

作者介绍:

臧健,1951年生于北京市。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土默特左旗插队四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妇女史、古籍整理。与妇女史研究相关的主要著作有《近百年中国妇女论著总目提要》、《青春方程式:50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创造平等:中国西北女童教育口述史》。

书籍目录:

小引(乐黛云)

前言(臧健)

一辈子献身于中国文学(梅薏华)

对中国文学的努力:得失相当(尹虹)

我的寻求之路(余蓓荷)

时代差异、题目与方法的变化(顾铎琳)

反思与创新中的汉学研究(罗梅君)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汉学研究(柯兰君)

在中国:一个启发性的经验(海迪)

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汉语教学三十年(李玛丽)

述说中国文化生涯(韦荷雅)

一个反潮流的成功(魏格林)

探索深刻与快速的变化(谢妮)

中文引发了我对古典诗词的迷恋(杜柔郁)

中日之旅(顾德琳)

小引(乐黛云)

前言(臧健)

一辈子献身于中国文学(梅薏华)

对中国文学的努力:得失相当(尹虹)

我的寻求之路(余蓓荷)

时代差异、题目与方法的变化(顾铎琳)

反思与创新中的汉学研究(罗梅君)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汉学研究(柯兰君)

在中国:一个启发性的经验(海迪)

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汉语教学三十年(李玛丽)

述说中国文化生涯(韦荷雅)

一个反潮流的成功(魏格林)

探索深刻与快速的变化(谢妮)

中文引发了我对古典诗词的迷恋(杜柔郁)

中日之旅(顾德琳)

和中国分不开的时光:我人生中的二十五年(苏诺娜)

汉学研究的奋斗与成功:一个年轻汉学家的路(萧婷)

接近中国:经验和思考(史明)

曲折的学术道路(李可嘉)

我生命中的中国缘(魏德克)

对中国文化的迷恋(费海根)

主题的变奏曲:汉学、中国历史、科学和艺术(薛凤)

我梦中的橄榄树结满果子(柯瑾艺)

作者简介(about the contributors)

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21位德国女汉学家的口述历史。她们出生子不同的历史年代,历经了各异的时代悲欢,对时代的奔流有着独特而敏锐的感悟;她们都关注中德两国时代场景的巨变,以极具女性特色的视角铭记、解读这段历史。且让我们跟随她们的叙述,品读这一份真实、精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历史实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两个世界的媒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088470
如需购买下载《两个世界的媒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300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两个世界的媒介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165.8 的主题关于 女性-汉学家-访问记-德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