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传播
环境传播封面图

环境传播

刘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在美国一年的访学期间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文献。作品资料翔实,观点明晰,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本书主要从话语与修辞的维度来探讨环境政治,上编致力于从环境话语的角度解析环境政治的权力运作过程,下编致力于从环境修辞的角度揭示环境政治的意义建构过程。本书是国内环境传播学领域的一部开创性作品,对于引领同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介绍:

刘涛,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央视《新闻调查》策划/编导(2005.6-2007.6),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2007.8-2008.10),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传播、图像修辞和媒介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多部,担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编辑学》编写专家,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电视》、《当代电影》、《光明日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论文在AEJMC、IAMCR等国际会议上宣读,多部电视新闻节目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专题一等奖等。

书籍目录:

绪论 环境传播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风险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环境传播

第三节 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

一、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

二、环境传播的修辞与叙述

三、大众媒介与环境新闻

四、环境政治与社会公平

五、环境公关与社会动员

六、环境危机传播与管理

七、流行文化与环境表征

八、环境议题与政治外交

九、环境哲学与生态批评

上编 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

第一章 哲学、政治与环境话语范畴

绪论 环境传播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风险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环境传播

第三节 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

一、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

二、环境传播的修辞与叙述

三、大众媒介与环境新闻

四、环境政治与社会公平

五、环境公关与社会动员

六、环境危机传播与管理

七、流行文化与环境表征

八、环境议题与政治外交

九、环境哲学与生态批评

上编 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

第一章 哲学、政治与环境话语范畴

第一节 生存理性与工业理性:一种哲学建构视角

一、“进步”的意义表征与流变

二、“自然”的意义表征与流变

第二节 改良主义与激进主义:一种秩序思辨视角

一、主导性环境话语与对抗性环境话语

二、环境话语与西方保守主义政治传统

第三节 哲学建构与秩序思辨:环境话语的分类框架

一、环境传播的话语分类

二、环境传播的话语结构

第二章 意义、秩序与九种环境话语

第一节 生存极限主义环境话语

一、生存第一主义环境话语

二、普罗米修斯主义环境话语

第二节 生态理性主义环境话语

一、行政理性主义环境话语

二、民主实用主义环境话语

三、经济理性主义环境话语

第三节 生态现代主义环境话语

一、可持续性环境话语

二、现代性环境话语

第四节 绿色激进主义环境话语

一、绿色意识环境话语

二、绿色政治环境话语

第三章 环境、话语与权力生产网络

第一节 资源力学与权力生产

一、基于资源力学的三种权力观

二、作为资源力学的环境话语运作

第二节 政治力学与权力生产

一、基于政治力学的三种权力观

二、作为政治力学的环境话语运作

第三节 微观力学与权力生产

一、微观权力话语中的知识与规训

二、作为微观力学的环境话语运作

第四节 可持续环境话语与全球生态政治

一、可持续性发展:一种全球公共话语

二、生态共同体:一种后殖民话语视角

第五节 自然极限、生物权力与性政治

一、环境话语:从生物权力到身体规训

二、计划生育:被政治接管的身体与性

第六节 生态激进主义行为的媒介再现研究(1987-2008)

……

下编 环境传播的修辞与政治

内容摘要:

环境传播(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是传播学学科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领域,生态实践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话语生产与意义争夺行为构成了环境传播研究的核心内容。这里,自然环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稳定的存在物,而是被置于复杂的政治、商业、文化与伦理语境中,接受各种话语的暴力改造或隐性收编。《传播学论丛·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将环境传播划分为九大研究范畴,致力于从话语、修辞与政治的复合视角探讨环境传播的诸多学术命题,如环境话语争夺的权力运作机制、公共议题构造的符号修辞机制、“反话语空间”的生产机制、新社会运动的动员机制、社会资本与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机制、话语事件与图像政治的视觉修辞机制等。

编辑推荐:


  环境传播(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是传播学学科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领域,生态实践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话语生产与意义争夺行为构成了环境传播研究的核心内容。这里,自然环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稳定的存在物,而是被置于复杂的政治、商业、文化与伦理语境中,接受各种话语的暴力改造或隐性收编。《传播学论丛·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将环境传播划分为九大研究范畴,致力于从话语、修辞与政治的复合视角探讨环境传播的诸多学术命题,如环境话语争夺的权力运作机制、公共议题构造的符号修辞机制、“反话语空间”的生产机制、新社会运动的动员机制、社会资本与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机制、话语事件与图像政治的视觉修辞机制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环境传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传播学论丛
9787301199619
如需购买下载《环境传播》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310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环境传播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05 ,D0-05 的主题关于 生态环境-传播学-研究 ,生态环境-政治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