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文实论
工程人文实论封面图

工程人文实论

鲁贵卿,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挖掘土木工程人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与人居、土木工程文化、土木工程艺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且从工程案例剖析得出中国土木工程人文精神的三点启示;概括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木工程建设存在迷失现象,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人文”路径,旨在唤醒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文”意识,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人性,进而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使其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介绍:

鲁贵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南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主要研究成果有《引领建筑企业再生与发展的“信和”主流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圆图》、《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都江堰三角法则”体系构建》、《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战略管理》等。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工程的概念

第一节 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性

二、综合性

三、实践性

四、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第二节 工程的本质特征

一、“用”:工程的使用特征

二、“固”:工程的坚固特征

三、“美”:工程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工程的人文内涵

一、以人为本

二、道法自然

三、天人相宜

第二章 工程与人居

第一节 古代工程与人居

一、原始社会的工程——人居起源

二、游牧社会的工程——移动人居

三、农耕社会的工程——村落人居

第二节 现代工程与人居

一、工业化社会的工程——城市聚居

二、信息化社会的工程——市镇聚居

第三节 自然因素中的工程与人居

一、“风水”差异

二、气候差异

三、地形差异

四、材料与技术差异

第四节 文化因素中的工程与人居

一、地区文化差异

二、民族文化差异

第三章 工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文化与工程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二、工程与文化

三、工程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工程文化的组成与形成

一、工程文化的组成

二、工程文化的形成

第三节 中西方工程文化比较

一、敬祖先与尚神灵

二、“天人相宜”与“天人相斥”

三、群体与个体

四、守成与变革

五、静态与动态

第四节 工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工程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二、工程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第四章 中国工程企业文化特色

第一节 工程企业文化

一、工程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工程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三、工程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四、工程企业文化的特征

五、工程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信·和”文化建设实践

一、“信·和”主流文化的主要来源

二、“信·和”主流文化建设过程

第五章 工程与艺术

第一节 工程与艺术的关系

一、工程的艺术内涵

二、工程是艺术的载体

第二节 工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二、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三、科技与文化的统一

四、造型与环境的统一

第三节 工程艺术的美学体现

一、形式美

二、内容美

三、思想美

四、案例:长沙中建大厦的艺术性分析

第四节 工程建筑艺术语言

一、空间

二、形体

三、色彩

四、材质

第五节 中西方工程艺术对比

一、中西工程建筑特征比较

二、中西工程建筑类型比较

第六章 中国工程建设的人文精神

第一节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

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人本之光”

第二节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一、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来龙去脉”

二、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人本之殇”

第三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一、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前因后果”

二、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人本之归”

第四节 工程人文精神的启示

一、自然的才是永恒的

二、本土的才是世界的

三、人文的才是根本的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株洲神农城

一、神农城基本概况

二、神农城人文特征

第二节 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

一、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基本概况

二、西安古城南门区域改造主要特色

第三节 新型城镇社区建设

一、长沙梅溪湖

二、湘潭仰天湖

三、杭州良渚文化村

第八章 西方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英国老城改造

一、伦敦东区改造

二、码头的改造

三、废弃矿坑改造——“伊甸园”项目建设

第二节 法国旧城保护

一、对自然景观的建设和保护

二、对交通体系的建设和保护

三、对城市肌理的建设和保护

第三节 意大利文化小镇建设

一、尊重自然环境

二、承载历史文化

三、完善城镇功能

第四节 西方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一、注重城与自然的和谐,打造天人相宜城市生态环境

二、注重城与历史的和谐,保护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名城

三、注重城与市民的和谐,构筑宜居宜业城市生活空间

第九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人文思考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组织起来”的时期,奠定根基

二、改革开放“活跃起来”的时期,快速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和谐起来”的时期,提质协调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二、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成型

三、城镇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城镇化框架逐步形成

四、城镇化发展理念根本转变,新型城镇化探索初见成效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迷失现象与原因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迷失现象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工程建设的迷失之因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要遵循“三畏”

二、中国城镇化建设要落实“三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在本书中围绕“工程”这个基点,以“人文”为内核,紧密结合自身30余年的工程领域实践,追根溯源,全面系统梳理了工程历史人文脉络,提炼出了工程人文精神,深刻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文迷失现象及原因,并以此立论,深入探索、研究、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三畏”、“三化”的真挚良策。全书共计9章,涵盖了工程与人居、工程与文化、工程与艺术以及中西方城镇化典型案例、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人文思考与建议等内容,可谓学术性与实践性兼备,理论意义与操作价值并存,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准确把握城镇化人文方向的科学专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工程人文实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384151
如需购买下载《工程人文实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7500

书籍信息归属:

工程人文实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 的主题关于 土木工程-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