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
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封面图

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

张文质,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教育随笔,凝聚了作者对教育问题,教育细节的深度思考,如,对读书,博客,作文等的思考。本书涉及教育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辑读书是“为己之学”

1.读完一本书后的题外话

2.读索尔仁尼琴自传《牛犊顶橡树》随记三则

3.反抗的教育学读保罗.弗雷勒《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一书的思考

4.《教学勇气》的阅读

5.只要爱人的面容仍铭刻于心,世界就还是你的家

6.他说只读了第一章就不读了

7.每日读书

8.以读书推动“生命化教育”

9.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10.读书是“为己之学”

11.阅读的勇气

12.一种艰苦卓绝的努力也许刚刚开始

13.我眼中的2007年生命化教育博客群组十大读书人物

14.生活在迷恋与执著之中《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的序

15.永怀无限的期待为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中篇小说选《当年我们十三岁》写的序

16.为徐莉《能说的,都不痛》一书写的序

17.为沈旎《不确切的记忆》一书写的序

第二辑眷恋与想像

1.博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我对女性叙事的思考

3.2006年终感怀:眷恋与想象

4.关于“认识你自己”的片面之词

5.“记忆中的一本书”

6.我推荐的几本书(外两篇)

7.这几年,我所看到的教育的变化

8.好教师应该让课堂减少些什么?

9.好教师能给课堂添加什么?

10.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了什么有价值的策略和方法?

11.师生交往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12.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13.一个相当令人“郁闷”的问题

14.谈论教育就是谈论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15.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不挨骂很难

16.再也看不到《世纪中国》网了

第三辑低语:不寻求更多的理解

1.1996~1997:我的教育课题研究的起点

2.最近我思考哪些问题?

3.我们的用心够了吗?深圳学府中学带给我的美好

4.清林小学的15个细节

5.一所有97棵大树的学校

6.“即兴创作”的片面之词

7.校长的三条最低“标准”

8.我心目中好教师的三条标准

9.星光再微弱,也有井口大的光芒

10.一周流水账两则

11.2006年的七夕迷梦

12.没有什么胜利可言

13.如同隔着磨砂玻璃

14.读余岱宗先生《蛮荒的“自虐”教育》有感

15.还有什么力量能够破解“应试教育”迷局?

16.写在六一儿童节之前:也谈谁有资格解放教师

17.C校长的2007年度名言

18.我就迟到了两三分钟

19.我开始加强对某些教育问题的关注

20.做一个微小而积极的建设者

21.必须有更多的人站出来

22.那些柔软之诗并不可信

23.低语四则

24.每天记下一个词

第四辑我们的第一闪念

1.我们的第一闪念

2.你想听什么故事

3.父亲手记六则

4.思想到底能走多远?

5.每天,一个停顿的瞬间

6.今天想到哪儿了?

7.做好细节靠的是文化

8.哪种书写最适于我?

9.我是通俗写作者

10.七月七夕

11.节日的想象

12.有时懒懒的,什么都不想动

13.午后的欢愉

14.怎么才能使自己快乐一点

15.做自己生命的学生

16.我们应该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17.每一个童年都有悠远的回声

18.这个夜晚只有一声叹息

19.清晨,你真的如此颓败吗?

20.恭贺新年:让我们一起成为“爱女主义”者

21.梦中的巴尔蒂斯

22.最遥远的一年终于来了

23.明天我将做些什么

24.2008年元旦的听力

第五辑也许,那个人

1.杜十八

2.巴克咖啡馆的阴影

3.生活,仍是“从前”的时光

4.向彼得宋致敬

5.我仍然无法像他那样真诚

6.也许,那个人

7.书寄子梵梅

8.我不忍与你分离

第六辑闪烁其词

1.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

2.继续回来

3.圣帕台风将在某个时刻到达

4.“我为历史而活着!”

5.关于《幻想之眼》的写作(外一篇)

6.回家途中的思考

7.花园的秘密心脏

8.天凉了,11则札记

9.闪烁其词

内容摘要:

  张文质,诗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1新父母行动的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著有《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的十字路口》、《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  本书为他的教育随笔集,主要收录了《读书是“为己之学”》、《眷恋与想像》、《低语:不寻求更多的理解》、《我们的第一闪念》、《也许,那个人》等作品,供大家赏析。  张文质(1963-),男,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者与实践者,生命化教育课题总负责人。《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丛刊》主编,“1+1”新父母行动发起人,入选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7年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  1993年,受《教育评论》委托,张文质先生采访了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黄克剑先生在对话中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从此,一种以生命治学问,以生命统摄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  2001年,一项命名为“生命化教育”的课题实验,正式在福建省城乡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逐次开展。“民间立场、草根情怀、田野作业、逐步推进”和“开展智慧、润泽生命、缔造名校、成就未来”等鲜活、虚灵与真挚的教育信念所闪耀的思想光芒与实践魅力,从此为越来越多寄希望于教育的人们所关注。近年来,课题实验学校遍布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北京、湖南、湖北、河南、新疆、内蒙古、山东、云南等十几个省、直辖市,而更多教师也以个体名义参与。  张文质先生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一文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关键词。如“生命化”、“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实验学校的20条目标”、“教育是慢的艺术”等等。  本书为的随笔集《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作者简介】  张文质,诗人、教育学者。《明日教育论坛》主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1+1新父母”行动的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我们是怎样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教育的心灵之约》等。主编的主要著作有《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读本》《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情》《生命教育》中小学实验课本以及生命化教育系列丛书等。  女儿张格嫣予小学时已出版《夜空中飞翔的精灵》,初中时曾获首届全球华文青春写作最具潜质奖,并出版小说《被诅咒的游戏》,现留学澳大利亚。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张文质教育立场
9787533451653
《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福州出版单位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88 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52-53 的主题关于 教育-随笔-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