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与公共性
地球环境与公共性封面图

地球环境与公共性

(日) 佐佐木毅, (日) 金泰昌,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丛书由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也是日本近两年来最有影响的学术图书,总共二十册,第一辑十册。本丛书将30余次的公共哲学共同研究会的优秀成果加以编辑,采取了通过包括热烈争论的对话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公共哲学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沿革,不只限于人文社会科学,也涉及自然科学领域,揭示21世纪的公共哲学的构想。

书籍目录:

前言

论题一共有地和地球环境

一、“环境”观念的历史性变迁

二、自然保护时代

三、环境时代

四、生态时代

五、环境和公共性

六、环境革命的背景

七、环境保护的理论模式

八、有关共有地

九、面向以人类为主体的共存性

围绕论题一的讨论

论题二地球温室效应和伦理

一、共有地的管理

二、社会的共通资本

三、亚当.斯密、穆勒和凡勃伦

四、《京都议定书》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五、按比例征收的煤炭税

六、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办法

围绕论题二的讨论

论题三从未来后代的观点来看待资源和环境的公共性

一、生态系成立的基础

二、生命的循环和物质循环

三、有限的资源

四、未来后代、环境问题和技术

五、近代西方科学中存在的问题点

围绕论题三的讨论

综合讨论一

管理型公共性和市民型公共性

下水道和垃圾处理的例子

住宅保护的例子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地区和历史景观保存地区的例子

宇宙是资源还是神圣领地

神圣的共有地和未来后代

对未来后代的背叛

论题四“公害”与公共性

一、“有损于公益的东西”

二、绝对损失

三、“公害”和公共性

四、拜金主义的危害性

五、工业的农业化

围绕诊题四的讨论

论题五臭氧层的破坏和地球

一、臭氧的形成和破坏机制

二、臭氧的变动机制

三、地球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氟利昂规制

四、地球温室效应问题

五、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六、地球环境问题和科学家的课题

围绕论题五的讨论

论题六环境法和公私问题

一、作为一种权利体系的法律:以环境法为中心

二、环境权和市民参与

三、地球环境问题和全球利益

四、来自基层的监督

围绕论题六的讨论

综合讨论二

司法的作用和市民的作用

如何改善环境问题

处理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美学的公共性

日本环境问题的特异性

“公害”的犯罪性

生物、地方主义

生态公共性和公私问题

自然环境、生态、公共性

环境问题、国际政治和国家

公共性的法律框架

公、私、共

东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人鬼相争的机械空间”和“天地生生的时空”

论题七环境伦理和公私问题

一、环境伦理中公私问题的各种形式

二、环境伦理概念的转向

三、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夹缝中环境伦理所具有的意义

四、环境伦理的参考图

围绕论题七的讨论

论题八地球环境、生命伦理、公私问题

一、地球环境问题和国际政治

二、冷战结束后的科学技术政策

三、生命伦理与国家

四、“内部自然”的政治学引

围绕论题八的讨论

论题九环境公共性理念的形成

一、从“价值结构”到身体论和空间论

二、言说的行为空间与身体的行为空间

三、思想资源

四、在具有履历的空间中身体的配置

五、环境的公共性

围绕论题九的讨论

拓展

环境技术的实践

柳川与水俣

痛苦的身体论

“共同感受痛苦”

环境哲学的可能性

共感

“时空中的履历”与“持有”

地球环境与公共哲学

走向“市民的科学”

后记

译者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由“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27次公共哲学研讨会关于“环境问题和公共性”(2000年11月3日--5日,丽嘉皇家大饭店.京都)的讨论稿整理完成。  全书共围绕九个论题展开论述,它们分别是:共有地和地球环境,地球温室效应和伦理,从未来后代的观点来看待资源和环境的公共性,“公害”与公共性,臭氧层的破坏和地球,环境法和公私问题,环境伦理和公私问题,地球环境、生命伦理、公私问题,环境公共性理念的形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地球环境与公共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公共哲学丛书
9787010074795
如需购买下载《地球环境与公共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地球环境与公共性是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N02 的主题关于 自然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