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封面图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

崔伟群, 杭晨哲, 田峰, 著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60.0

书籍简介:

计量界对于不确定度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这主要源于所有的标准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应该如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而大量的关于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书籍主要着眼于如何进行评定,并未给出关于不确定度的数学和测量学原理的清晰阐述,本书从计量学的六个定义出发,建立了八类测量误差理论数学模型,而后从数理统计角度、主观评价角度逐步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率论及数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定义及性质

第二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节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第四节 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五节 置信区间

第六节 泰勒级数

第二章 测量误差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测量误差模型

第三章 测量误差理论分析

第一节 测得值的理论数字特征及测量目的

第二节 测量模型Ⅰ的误差分析

第三节 测量模型Ⅱ的误差分析

第四节 测量模型Ⅲ的误差分析

第五节 测量模型Ⅳ的误差分析

第六节 测量模型Ⅴ的误差分析

第七节 测量模型Ⅵ的误差分析

第八节 测量模型Ⅶ的误差分析

第九节 测量模型Ⅷ的误差分析

第十节 误差平方期望和误差期望平方及其估计的测量学意义

第四章 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一节 模型Ⅰ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二节 模型Ⅱ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三节 模型Ⅲ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四节 模型Ⅳ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五节 模型Ⅴ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六节 模型Ⅵ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七节 模型Ⅶ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八节 模型Ⅷ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

第五章 利用概率分布进一步估算及测量不确定度

第一节 真值、系统误差概率分布的测量学原因

第二节 利用最大熵原理估计概率分布

第三节 模型Ⅰ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四节 模型Ⅱ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五节 模型Ⅲ-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六节 模型Ⅲ-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七节 模型Ⅳ-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八节 模型Ⅳ-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九节 模型Ⅴ-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节 模型Ⅴ-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一节 模型Ⅵ-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二节 模型Ⅵ-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三节 模型Ⅶ-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四节 模型Ⅶ-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五节 模型Ⅶ-3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六节 模型Ⅷ-1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七节 模型Ⅷ-2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八节 模型Ⅷ-3的进一步估算及区间概率

第十九节 测量不确定度相关定义

附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计量界对于不确定度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这主要源于所有的标准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应该如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而大量的关于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书籍主要着眼于如何进行评定,并未给出关于不确定度的数学和测量学原理的清晰阐述,崔伟群、杭晨哲、田锋编著的这本《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从计量学的六个定义出发,建立了八类测量误差理论数学模型,而后从数理统计角度、主观评价角度逐步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计量界对于不确定度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这主要源于所有的标准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应该如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而大量的关于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书籍主要着眼于如何进行评定,并未给出关于不确定度的数学和测量学原理的清晰阐述,崔伟群、杭晨哲、田锋编著的这本《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从计量学的六个定义出发,建立了八类测量误差理论数学模型,而后从数理统计角度、主观评价角度逐步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638993
如需购买下载《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质检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学原理是中国质检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207 ,TB9 的主题关于 测量误差 ,测量-不确定系统-数学模型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