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中医
漫画中医封面图

漫画中医

罗大伦, 于春华, 编绘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没有学不会的中医,只有讲不清的中医。不是中医多么深奥难懂,而是表达得还不够通透。“漫画中医”系列丛书,打破了以往中医图书的形式束缚,采取纯漫画的方式,分别从中医基础、体质、中药、经络、方剂、养生等方面,来传达中医的深刻内涵,解读中医的绝世精粹。为喜爱中医的、想探究中医奥妙的您,开启了轻松学中医、快乐学国学的愉悦之旅。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的基础学科之一。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篇,内容包括方剂的组织法则、古代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剂型种类,下篇为常用的。

作者介绍:

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原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国医》主讲嘉宾。他用生花妙笔,还原了一个个古代的名医,将他们神奇精湛的医术。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古道热肠的义举呈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他与人民军医出版社合作,开启了采取新的表达方式——用漫画来说中医的先河。 于春华,人民军医出版社动漫图书中心主任。他视绘画为平生挚爱,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具百倍热情,一直在探索传达中医文化的新方式。现在他与罗大伦博士合作,尝试着运用漫画手段再现中医国学的精妙,开辟一条通俗说中医的新途径。

书籍目录:

带你了解方剂 / 001

方 / 002

剂 / 002

何谓方剂 / 003

方剂学的发展历程 / 004

先秦时期/006

两汉时期/007

两汉时期——《黄帝内经》/008

两汉时期——《伤寒杂病论》/009

魏晋南北朝时期/010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 /011

隋唐时期/012

隋唐时期——《备急千金要方》

/013

宋元时期——宋代/014

宋元时期——金元时期/015

明清时期——明代/016

明清时期——清代/017

明清时期——清代《医方集解》

/018

何谓治法/020

主要内容/021

主要体系/022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023

常用治法/024

汗法/025

汗法——辛温解表/026

汗法——辛凉解表/027

吐法/028

下法/029

下法——寒下/030

下法——温下/031

下法——润下/032

下法——逐水/033

下法——攻补兼施/034

和法/035

温法/036

温法——温中祛寒/037

温法——回阳救逆/038

温法——温经散寒/039

清法/040

清法——清热泻火/041

清法——清热凉血/042

清法——清热解毒/043

清法——清脏腑热/044

清法——清热化湿/045

清法——滋阴清热/046

消法/047

消法——消食导滞/048

消法——软坚消结/049

消法——消痈排脓/050

补法/051

补法——补气/052

补法——补血/053

补法——补阳/055

古代方剂的分类/057

七方之说/058

病证分类法/059

祖方分类法/060

功用分类法/061

综合分类法/062

方剂的组成/063

方剂配伍/064

药与方/064

何谓配伍/065

配伍目的/066

配伍目的——增强药力/067

配伍目的——产生协同作用/068

配伍目的——控制药性的发挥方向/069

配伍目的——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070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1/071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2/072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3/073

方剂的基本结构/074

何谓君臣佐使/075

中药的君臣佐使/076

君药/076

臣药/077

佐药/078

使药/079

如何安排君臣佐使的关系/080

方剂的变化/081

药味加减/082

药味加减——举例/083

药量增减/084

剂型变化/085

方药的剂型/087

何谓剂型/088

剂型/089

汤剂/089

散剂/090

丸剂/091

丸剂——蜜丸/092

丸剂——水丸/093

丸剂——糊丸/094

丸剂——浓缩丸/095

膏剂/096

膏剂——煎膏/097

膏剂——软膏/098

膏剂——硬膏/099

酒剂/100

丹剂/101

茶剂/102

露剂/103

锭剂/104

条剂/105

线剂/106

栓剂/107

冲剂/108

片剂/109

糖浆剂/110

口服液/111

注射液/112

古方的用量与服法/113

中药的用量/114

何谓中药的用量/114

与用量相关的三要素/115

现代临床处方的一般用量/116

古方药量/117

古代的重量计量/117

古代的容量单位/118

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119

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120

十六进制与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换算率/ 121

中药的用法/122

中药用法的分类/122

内服法/123

内服法——汤剂的煎制1/124

内服法——汤剂的煎制2/125

内服法——服药量/126

内服法——服药时间/127

内服法——服药的冷热/128

内服法——散剂、丸剂的服法/129

常用方剂/131

解表剂/132

清热剂/133

化痰止咳剂/134

理气剂/135

理血剂/136

补益剂/137

何谓补益剂/137

补益剂的分类/138

补益剂的分类/138

安神剂/139

固涩剂 / 140

祛湿剂/141

何谓祛湿剂/141

祛湿剂的分类/142

消食剂/143

泻下剂/144

何谓泻下剂/144

泻下剂的分类/145

代表方剂举例/147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148

麻黄汤/148

麻黄汤——证候分析/149

麻黄汤——药性及方剂分析/150

麻黄汤——运用与注意/152

桑菊饮/153

桑菊饮——证候分析/154

桑菊饮——药性及方剂分析/155

桑菊饮——方剂分析/156

桑菊饮——运用与注意/157

清热剂?清热泻火剂/158

白虎汤/158

白虎汤——证候分析/159

白虎汤——药性分析/160

白虎汤——运用与注意/162

化痰止咳剂?润燥化痰剂/163

贝母瓜蒌散/163

贝母瓜蒌散——证候分析/164

贝母瓜蒌散——药性及方剂分析

/165

贝母瓜蒌散——运用与注意/167

理气剂?行气剂/168

越鞠丸/168

越鞠丸——证候分析/169

越鞠丸——药性与方剂分析/170

越鞠丸——运用与注意 172

理血剂?活血祛瘀剂/173

桃核承气汤/173

桃核承气汤——证候分析/174

桃核承气汤——药性与方剂分析 /175

桃核承气汤——运用与注意/177

四物汤/178

四物汤——证候分析/179

四物汤——药性及方剂分析/180

四物汤——运用与注意/182

安神剂?滋养安神剂/183

天王补心丹/183

天王补心丹——证候分析/184

天王补心丹——药性及方剂分析

/185

天王补心丹——运用与注意/187

固涩剂?涩精止遗剂/188

桑螵蛸散/188

桑螵蛸散——证候分析/189

桑螵蛸散——药性及方剂分析/190

桑螵蛸散——运用与注意/192

祛湿剂?芳香化湿剂/193

藿香正气散/193

藿香正气散——证候分析/194

藿香正气散——药性及方剂分析

/195

藿香正气散——运用与注意/197

后记/198

内容摘要:

没有学不会的中医,只有讲不清的中医。不是中医多么深奥难懂,而是表达得还不够通透。
《漫画中医》系列丛书,打破了以往中医图书的形式束缚,采用漫画的方式,分别从中医基础、体质、中药、经络、方剂、养生等方面来传达中医的深刻内涵,解读中医的绝世精粹。为喜爱中医、想探究中医奥妙的您,开启了轻松学中医、快乐学国学的愉悦之旅。
《漫画中医?经络篇》共分为7部分,在简介了中药的来源,中医学发展史、中药的采集和炮制之后,详细地介绍了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应用、具有代表性的18类中药和34个中药之最。全书内容严谨科学,表达通俗流畅、形式活泼新颖,化繁为简,为初学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编辑推荐:

影视作品里常有这样的情节:有人生了病去看中医,老医生望、闻、问、切一番后,稍做沉吟,便抬起手来,大笔一挥,刷、刷、刷,在处方上潇洒地写出要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然后交给病人,督促他们按此抓药。这个过程就是开药方。然而,开药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项考校医生整体医学涵养和医术水平的工作。遣药组方是将群药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考虑如何运用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原则和规律,怎样才能使其发挥最佳效力,达到治病且不伤人的目的,并且还要斟酌每一味药的用量,
使寒热、升降、补泻之间的配合更切合病情。总之,方剂中蕴含着大奥妙。本书中,我们就为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漫画中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学漫画中医系列
9787509171684
如需购买下载《漫画中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08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漫画中医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49 的主题关于 方剂学-普及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