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封面图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王刘纯, 冯亚君, 主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橘逸势(?-842)生活在“平安时代”,与空海、嵯峨天皇一同被誉为“平安三笔”,是日本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最澄(767-822),俗名三津首广野,日本平安时代的高僧,“天台宗”的开创者,谥号“传教大师”。书法作品集。

内容摘要:

  平安“三笔”也好,“三迹”也好,从他们留下的作品来看,书写内容大部分是汉诗。在这些汉诗中,真正日本人自己写的诗倒也不多见,最普遍的是抄录唐诗。由于遣唐使的频繁派遣,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被作为——种楷模原封不动地带到日本,它理所当然地引起丁还是在草创阶段的日本文化的倾心。如果说由于“三笔”的首座空海和尚在访问唐朝后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具,因此三笔时代的文化艺术也不免染上了宗教影响的话;那么到了继后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这“三迹”时期,这种宗教影响就相对淡薄了。贵族官僚出身的书家们,致力于追慕唐风文化,研究诗文、学习书法,而对于宗教却很少瞩目。他们并不是先宗教后艺术,而是把追慕文化艺术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平安朝的“三笔”和“三迹”这两期书法的不同点,在这里是充分反映出来了。橘逸势(?—842)生活在“平安时代”,与空海、嵯峨天皇一同被誉为“平安三笔”,是日本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日本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二年(804,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橘逸势曾与空海、最澄等一起遣唐留学。橘逸势的书法既深得王羲之风骨,又掺入唐人新风。其笔势飞动变化莫测,气象博大,妙趣横生,对日本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澄(767—822),俗名三津首广野,日本平安时代的高僧,“天台宗”的开创者,谥号“传教大师”。最澄12岁出家,入国分寺从高僧行表修行;17岁得法号“最澄”;19岁在东大寺受具足戒;30岁时已成为日本“内供奉十禅师”之一。日本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二年(804,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最澄与空海等入唐求法。在中国学习期间,他的书法也深受唐风浸染。归国时,最澄除了携带了大量佛经之外,还带回了诸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及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墨迹法帖。这些“晋唐法帖”对他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乃至此后日本书法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简介】  王刘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编审。兼任中国编辑学会理事、全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字研究会理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本古代法帖珍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4761829
如需购买下载《日本古代法帖珍本》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郑州出版单位大象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2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是大象出版社于2014.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92.21 的主题关于 汉字-法帖-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