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封面图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

梅萍, 林更茂,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深入学习和全面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有关知识的需求,在进行市场调研并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汲取相关图书的成功编辑经验,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编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读》。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书籍目录:

导论  伦理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

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制度期待,也是一种伦理期待

(一)和谐社会包含着对公平正义良好社会秩序的制度期待

(二

导论 伦理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

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制度期待,也是一种伦理期待

(一)和谐社会包含着对公平正义良好社会秩序的制度期待

(二)和谐社会包含着对每个社会成员精神心灵秩序和谐的伦理期待

(三)和谐社会蕴涵着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高度融合

二 伦理秩序之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解读

(一)伦理秩序从“应然”的层面规范了社会利益冲突的边界

(二)伦理秩序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持性资源

(三)伦理秩序提供了民主政治和合法政治的内在生长点

(四)伦理秩序孕育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善”的价值追求

三 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研究意义

(一)完善和谐社会理论建构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之必需

(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人们心理和谐、道德完美之渴求

第一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历史渊源

一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周时期的以德配天、等差有序的伦理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中贵和、仁爱礼仪的伦理思想

(三)两汉至宋明时期的三纲五常、存理灭欲的伦理思想

(四)清朝至近代的平等自由、天下大同、新知新民的伦理思想

二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尚中贵和、和而不同

(二)仁爱修礼、协和万邦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四)诚实守信、惟义所在

(五)为政以德、政通人和

三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伦理思想的道德内涵决定了它的当代价值

(二)传统伦理思想的世界影响和地位决定了它的运行价值

(三)我国新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了它的现实价值

第二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现实困境

一 利益失衡诱发伦理失序

(一)利益失衡是转型期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利益失衡对社会伦理的消极影响

二 内外转型消解政治认同

(一)经济全球化消解着国家认同

(二)经济转轨消解着利益认同

(三)体制变革消解着制度认同

(四)意识形态多元消解着价值认同

三 文化多元削弱道德信仰

(一)市场文化瓦解着社会的诚信意识

(二)多元文化瓦解着国家的主导信仰

四 突发灾难诱发恐慌心理

(一)突发的社会灾难源于过多的利益驱动

(二)突发的社会灾难加剧社会不安全、不确定心理

第三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难题

一 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转换

(一)传统伦理秩序的历史局限性

(二)传统伦理秩序现代转换的理论视点

(三)传统伦理秩序现代转换的现实走向

二 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整合

(一)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内在张力

(二)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广义边界

(三)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共生

三 法律秩序与伦理秩序的交汇

(一)法律秩序与伦理秩序的共同目标

(二)法律秩序与伦理秩序的同构机理

(三)法律秩序与伦理秩序的交汇路径

四 开放——冲突的文明体系中主导伦理精神的生成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明的开放与冲突

(二)多元文明体系中的普世伦理与民族文化话语权

(三)开放——冲突的文明体系中的主导伦理精神

第四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价值目标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共生价值目标的确立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入与自然和谐的内涵解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促进入与自然的共荣共生

二 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共进价值目标的确立

(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归依

(二)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三 人与人的和谐:和谐共处价值目标的确立

(一)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核心要素

(二)人际和谐:现实社会的紧迫课题

(三)坚持宽容诚信的交往原则,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四 人自身的和谐:主体性人格发展价值目标的确立

(一)主体性人格的内涵解读:内部自主,外部相融

(二)主体性人格:和谐社会的人本基础

(三)完善人的主体性人格,促进个人自由和谐地发展

第五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主要内容

一 尊重个体权利、保障权利平等

(一)权利的伦理意蕴

(二)权利平等与社会和谐

(三)权利和谐的伦理建构

二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价值认同

(一)和谐社会对价值认同的呼唤

(二)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

(三)民族精神的弘扬与现代转换

三 建设执政伦理、稳固执政基础

(一)执政伦理与社会和谐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价值诉求

(三)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伦理建设的路径

四 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利益均衡

(一)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二)公平正义与利益均衡

(三)公平正义的伦理建构

五 提升幸福感、建设和谐社会心态

(一)幸福与内心和谐

(二)幸福感提升与有效社会供给

(三)幸福感提升与良好心态培养

第六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运行机制

一 建构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内在运行机制

(一)有效的教育运行机制

(二)良好的文化熏陶机制

(三)健康的舆论引导机制

(四)有力的道德赏罚机制

二 建构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外部保障机制

(一)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三)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梅萍、林更茂编写的《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就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目标建议和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历史渊源、现实困境、理论难题、价值目标、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等。

编辑推荐:

    
梅萍、林更茂编写的《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就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目标建议和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历史渊源、现实困境、理论难题、价值目标、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04309
如需购买下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5 × 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