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原旨
西游原旨封面图

西游原旨

(清) 刘一明,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7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西游记》做了一番阐述工作。书中对小说中所反映出的关于儒释道三教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周易》理论等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阐发,对小说中的世俗人情等也有许多精辟的阐述。 作者的评点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书籍目录:

《西游原旨》序栖云山道人《西游原旨》叙读法诗结序叙悟元子注《西游原旨》序《西游原旨》读法《西游原旨》诗结《西游原旨》歌百回详注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 四海干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踪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内容摘要:

作者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的代表人物,本书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清代众多《西游记》证道本之一。评论者认为,本书对《西游记》做了一番试图阐述金丹大道的工作,比其他证道本的评点更系统更广泛。书中对小说中所反映出的关于儒释道三教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周易》理论等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阐发,对小说中的世俗人情等也有许多精辟的阐述。 作者的评点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为证道本中的上乘之作。由于其最终指向是先验性的虚无之气和人自身存在的药物结合而产生的金丹,所以不可避免地落入无可印证的境地,而且,刘一明的评点带有强烈的阐述金丹大道的目标,牵强附会之处在所难免。【作者简介】刘一明: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其所著《会心内集》自述云:年十七(乾隆十五年,1750),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二十二岁在榆中(今属甘肃)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今山西临汾县南旧平阳县,为古之尧都)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县)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然于疑难处,总未释然。乾隆三十七年,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释云云。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他精通内丹、《易》学,兼通医理,撰著有《周易阐真》《悟真阐幽》《修真辨难》《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阴符经》注等,以发挥内丹之道。后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又撰有医书《沙胀眼科》行世。其内丹学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思想。其《指南针序》以中正之道为"贯通三教之理",谓中正之道,"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一乘,在道谓之金丹。"他撰《周易阐真》《孔易阐真》,以易学论金丹,以金丹释儒门易学。其《修真辨难》称:"大学中庸,俱身心性命之学,其中有大露天机处,特人不自识耳。至于赞易十传,无非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故其内丹理论中,颇多融合儒释、特别是理学思想的言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游原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722133
如需购买下载《西游原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西游原旨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19 的主题关于 《西游记》-小说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