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封面图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

郑伟,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国际体系、国际危机决策体制和决策者个人等三个分析层次,对国际危机管理中影响信息沟通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

作者介绍:

郑伟,女,山东临沂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以及青年与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重点

第一章 国际危机管理与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信息沟通

第一节 国际危机与国际危机管理

一、国际危机定义和特点

(一)西方学术界的国际危机定义

(二)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危机定义

(三)国际危机的特点

二、国际危机管理定义和原则

(一)国际危机管理定义

(二)国际危机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一、信息和信息沟通

(一)信息

(二)信息沟通

二、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一)国际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的定义

(二)国际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意义和作用

三、国际危机管理对信息沟通的要求

(一)准确解读信息

(二)明确、及时传递信息

第三节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信息沟通

一、危机前的信息沟通

(一)苏联的部署行动

(二)美国对苏联行动的关注

(三)苏联的错误信息传递

二、危机中的信息沟通

三、危机后的信息沟通

小结

第二章 美苏危机的根源与信息沟通

第一节 国际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二、冷战中美苏信息沟通的特点

第二节 美苏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冷战初期美苏的对抗及特点

二、美苏在古巴和柏林的对抗

(一)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与古巴革命

(二)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的关系

第三节 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一、核武器与美苏冷战

(一)核武器的“水晶球效应

(二)核武器与国际危机

二、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第四节 威慑与信息沟通

一、威慑与核威慑

(一)威慑

(二)威慑与信息沟通

(三)核威慑

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威慑、核威慑与信息沟通

(一)美苏之间的相互威慑

(二)美国的威慑政策

(三)危机中的核威慑

小结

第三章 美苏危机决策体制与信息传递

第一节 决策体制

一、决策与决策体制

(一)决策

(二)决策体制

二、决策体制与决策理论模式

(一)组织官僚模式

(二)小集团思维模式

(三)政府政治学模式

第二节 美国危机决策机制

一、美国决策系统及其信息沟通模式

二、美国外交决策机构

三、古巴导弹危机中的“执委会

四、美国的情报机构

五、美国危机决策体制

第三节 苏联危机决策体制

一、苏联外交决策机构

二、赫鲁晓夫部署导弹的动机

三、苏联决策中的“小集团思维

四、苏联的情报机构与苏联决策体制

小结

第四章 决策者与信息沟通

第一节 影响决策者处理信息的有关因素

一、决策者的认知

二、决策者的“意象

三、决策者的个性和信仰

四、决策者的信息处理方式

五、决策者的“愿望思维

六、决策者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

(一)肯尼迪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

(二)赫鲁晓夫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

(三)“历史学习”和“历史类比”的缺陷

第二节 古巴导弹危机中决策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一、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通信往来

二、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三次会晤

三、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危机中的信件往来

四、其他危机参与者的信息沟通作用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附录:古巴导弹危机中各方通信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利用美国和苏联新解密的外交关系文件,从国际体系、国家危机决策体制和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对国际危机管理中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以及充分有效的信息沟通在化解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国加强国际危机及危机管理领域的研究,提高国际危机管理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危机决策体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19833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500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危机管理与信息沟通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15.5 的主题关于 国际问题-紧急事件-对策-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