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
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封面图

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

常健,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全书探讨了中国公共冲突危机的解决机制和具体策略。分上下两篇,分别对中国公共冲突产生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公共冲突治理的层次与机制、中国公共冲突管理的组织建设、中国公共冲突的过程及其控制机制、劳资冲突化解、房屋征收中的冲突化解、医患冲突化解等进行了对策性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当代公共冲突的背景与特点0

第一节  公共冲突的概念界定和功能解说

一  “冲突”的界定

二  “公共冲突”的界定

三  公共冲突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中国当代公共冲突的背景与特点0

第一节 公共冲突的概念界定和功能解说

一 “冲突”的界定

二 “公共冲突”的界定

三 公共冲突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当前中国公共冲突的产生背景和总体特点

一 公共冲突产生的一般原因

二 当前中国公共冲突产生的特殊背景

三 当前中国公共冲突的总体特点

第三节 各领域公共冲突的主体、事项、起因和焦点

一 经济冲突事件的主体和原因

二 社会冲突事件的主体和原因

三 行政执法冲突事件的主体和原因

第二章 公共冲突的爆发和升级机制研究

第一节 大型冲突爆发可能性的分析模型

一 案例选择

二 因素分析和指标设定

三 大型冲突爆发的分析假设与模型

四 对分析模型的案例检验

五 结论和解释

第二节 公共冲突的扩散与升级过程

一 冲突的扩散

二 冲突的升级

第三节 中国公共冲突事件的扩散与升级方式

一 经济中突事件的升级方式及其原因

二 社会冲突事件的升级方式及其原因

三 行政执法冲突事件的升级方式及其原因

第四节 谣言在公共冲突过程中的作用与防控

一 谣言影响公共冲突升级的作用机制

二 公共冲突中谣言传播的条件

三 中国谣言防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第三章 中国公共冲突管理机制研究

第一节 冲突管理的两个目标定位

一 表层平静及其实现条件和手段

二 深层稳定及其实现条件和手段

三 表层平静与深层稳定的辩证关系

四 中国冲突管理战略的目标定位及其效果

五 转向以深层稳定为主导目标的冲突管理战略

第二节 冲突管理的三个层次递进

一 冲突处置

二 冲突化解

三 冲突转化

四 公共冲突管理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当代中国公共冲突管理的层次分析

第三节 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

一 不同主张的表达机制

二 对立观点的交流机制

三 冲突利益的整合机制

四 争议事项的裁决机制

五 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

六 五大机制的平衡发展

第四节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调整

一 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做法

二 现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主要功效

三 现有机制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谈判与协商

一 冲突与谈判

二 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进展与问题

三 保障工资集体协商顺利进行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第三方干预

一 第三方干预的性质、类别和条件

二 第三方干预的不同形式

第三节 中国公共冲突事件中的处置和干预方式

一 经济冲突事件的处置与第三方干预

二 社会冲突事件的处置与第三方干预

三 行政执法冲突事件的处置与第三方干预

第四节 运用行政权力干预公共冲突的作用及其限度

一 有关行政权力在冲突管理中作用的理论争论

二 冲突困境的类型与权力作用的限度

三 冲突管理目标与权力作用的限度

四 “威信介入”作为权力介入的替代选择

五 防范“二阶冲突”

第五节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可能与限度

一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必要性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功能与角色

三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积极作用

四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需要创造的条件

五 台北宝藏岩聚落拆迁冲突化解过程的案例研究

第五章 公共冲突化解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 冲突控制能力与冲突化解能力的互补

一 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

二 改革开放前以冲突控制为主导的冲突管理战略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冲突控制能力的下降与冲突化解的供给不足

四 强化冲突化解能力建设,弥补冲突控制留下的管理真空

第二节 表达渠道与互动平台的平衡

一 公共冲突化解的渠道与平台

二 中国表达渠道与互动平台之间的失衡

三 表达渠道与互动平台的平衡建设

第三节 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合力

一 有关行业自律作用的学术争论

二 行业自律的实现条件

三 妨碍行业自律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

四 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形成合力的三个条件

第四节 社会认同对群体认同的制约

一 认同结构中的不同维度及其内在关系

二 影响认同的各种因素

三 我国认同的现状及其对冲突管理的影响

四 强化社会认同促进民族和谐的路径分析

第五节 行政执法中政府公信力的维护

一 征地拆迁关系的不平衡性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二 行政执法中维持公信力的两难困境及其后果

三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第六节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与价值共识的形成

一 农民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 农民工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三 农民工权利问题的挑战及其社会意义

四 政府保障农民工权利的举措

五 农民工权利保障仍然面临的问题

第七节 中国公共冲突管理的困境与突破

一 当前中国公共冲突管理方式面临的困境

二 从公共冲突管理视角对杭州经验的解读

三 杭州案例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共冲突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常健等编著的《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对公共冲突的概念加以界定,然后概括中国当代公共冲突的总体背景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冲突事件的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中国各领域公共冲突的主体、事项、起因和焦点。

编辑推荐: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共冲突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常健等编著的《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对公共冲突的概念加以界定,然后概括中国当代公共冲突的总体背景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冲突事件的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中国各领域公共冲突的主体、事项、起因和焦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19341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 的主题关于 突发事件-公共管理-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