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博弈
竞争博弈封面图

竞争博弈

(美) 格林沃德 (Greenwald,B.) , (美) 卡恩 (Kahn.J.) ,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5.0

书籍简介:

尽管“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词,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却是一个模糊甚至被滥用的概念。当战略沦为陈词滥调,它对企业发展自然也就帮助甚微。要使战略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得力工具,你就必须了解这一概念的真实含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它。通过本书你将了解到:商业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区别;商业战略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商业战略的关键所在;制定商业战略的起点与步骤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l章战略、市场与竞争/1

1.1什么是战略/1

1.2只考虑一种力量/3

1.3狭地争雄/5

1.4何种竞争优势/6

1.5战略分析的过程/7

1.6竞争的视野/8

1.7后面的章节安排/12

第2章竞争优势Ⅰ:供应与需求/14

2.1差异化神话/14

2.2进入壁垒与竞争优势/17

2.3供应优势:竞争成本/18

2.4需求优势:客户忠诚度/21

第3章竞争优势Ⅱ:规模经济与战略/26

3.1规模经济与客户忠诚/26

3.2捍卫规模经济/28

3.3战略与供应或需求竞争优势/32

3.4战略与规模经济/33

3.5竞争优势、战略规划与区域性机会/35

第4章竞争优势的评估/36

4.1三个步骤/36

4.2竞争优势评估各步骤的实际操作:对苹果计算机未来发展状况的考察/39

4.3小结/52

第5章在合适的地方做大:沃尔玛公司、coors公司和区域性规模经济/53

5.1沃尔玛公司:新的世界冠军/53

5.2行业分析/54

5.3Coors啤酒公司的全国扩张战略/68

5.4虚拟与现实:因特网与竞争优势/76

第6章市场区间优势与增长的困境:个人计算机产业中的康柏与苹果公司/78

6.1一项破坏性的技术/78

6.2设计一家新公司/79

6.3行业分析/80

6.4康柏公司的优势/84

6.5苹果公司案例/88

第7章生产优势的丧失:激光唱盘、数据转换与烤面包机/95

7.1飞利浦公司开发激光唱盘(CD)的案例/95

7.2思科公司的网络业务/101

7.3烤面包机?/108

第8章公司所参与的博弈:竞争战略的结构化方法Ⅰ  囚徒困境博弈/110

8.1价格竞争与囚徒困境/112

8.2走出困境/117

第9章野蛮的可乐战争:囚徒困境中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124

9.1百事可乐的挑战/124

9.2可乐饮料的简要历史回顾/125

9.3行业分析/126

9.4何种竞争体制/127

9.5可乐之战:汽水制造商面临的囚徒困境/129

9.6企业文化是注定的吗/136第10章进入鸡笼的狐狸:福克斯公司挺进电视网行业的案例分析/138

10.1福克斯广播公司/138

10.2广播产业/138

10.3友好的竞争/144

10.4还有新来者的位置吗?/145

10.5行业模式的转变/148

10.6存在协同效应吗/149

10.7福克斯公司案例的启发/150

第ll章公司所参与的博弈:竞争战略的结构化方法II  进入/独占博弈/151

11.1产量竞争/151

11.2进入者的战略/152

11.3在位企业的战略选择/157

11.4关于无主领域的战略/159

11.5分析竞争性互动的一般原则/159

第12章无力高飞:Kjwi公司进入航空业的案例分析/163

12.1黑洞:航空业的投资回报率/163

12.2绝非黄金岁月:政府管制下的航空业/164

12.3蜂拥而入:管制的终结/165

12.41990年的行业状况/167

12.5Kiwi航空公司的创立/169

12.6Kiwi航空公司的结局/173

第13章未能一次成功:柯达公司进入一次成像市场的案例分析/175

13.1门口的大象/175

13.2宝丽来公司的成长过程/176

13.3越过障碍:柯达公司的市场进入/180

13.4结局/186

第14章相互合作:把饼做大,公平分配/189

14.1理想化的视角/189

14.2先考虑结果/191

14.3优化行业使总体收益最大化/192

14.4运用“公平”原则分配收益以维持合作/196

14.5纯粹的假设?/200

第15章合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201

15.1良性循环是如何结束的:任天堂公司的游戏/20l

15.2炼金术:汽油添加剂行业的合作/210

15.3保持距离:苏富比公司和佳士得公司之间失败的合作/216

第16章战略视角下的项目评估:改进投资决策/221

16.1战略与价值/221

16.2净现值方法的价值/222

16.3价值评估的战略性方法/224

16.4关于价值评估的总结/232

16.5从公司整体到项目分析/233

第17章公司发展与战略:企业并购、风险投资与品牌扩张/234

17.1企业并购/234

17.2风险投资/242

17.3发掘品牌优势/244

第18章平等竞技场:如何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发展壮大/248

18.1管理很重要/248

18.2生产率边界/249

18.3管理与公司绩效/255附录A资源或投资回报率的度量方法/258尽管“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词,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却是一个模糊甚至被滥用的概念。我们在各种层次、环节和部门的商业计划中几乎都能看到“战略”的字样。当战略沦为四处张贴的时髦标签,它对企业发展自然也就帮助甚微。因此要使战略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得力工具,就必须了解这一概念的真实含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它。

《企业战略博弈》就是为这一目的而撰写的。或许是由于其作者  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德  的特殊身份,这本书严谨而实用的风格使它与其他关于商业战略的“口水书”截然不同。通过对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五要素分析体系的拓展与简化,它成功地将理论的严格性与可操作性融合在一起。在澄清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区别(战略决策的结果取决于其他经济主体的行动与反应)并指出商业战略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创造、保护与利用)之后,这本书给出了制定商业战略的真正秘诀:将注意力放在市场的进入壁垒上;只要能够依靠更高的消费者忠诚度、更低的生产成本或规模经济成功地建立并维持市场壁垒,那么剩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与迈克尔.波特繁琐的五要素分析相比,这一思路似乎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不应忘记那句格言,“伟大战略家的成功之处往往在于他知道应该放弃什么”,而本书也用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案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种简化的合理性,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当中应该如何遵循这一思路来制定商业战略。

除了简单明确的总体思路之外,本书的许多具体内容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基于对“竞争”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它破除了许多流行的错误观念,如“产品差异化可以避免竞争对利润的侵蚀”,“市场扩大有利于企业发展”,“商战当中应该在自己更占优势的市场上打击对手”,等等。同时,作者对许多现实案例(如苹果计算机发展战略的成败)的分析也和我们平时常见的“主流”观点不同,读罢颇能引人深思。书中覆盖多个行业的精彩案例更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能够将这本精彩的著作尽可能真实地奉献给大家,这是译者最大的愿望。但是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内容摘要:

  竞争战略往往被搞得很复杂,事实上,如果你真正了解所属行业的竞争结构,正确的战略通常只是围绕着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发展出来的。这个问题是:有什么进入市场的障碍,能够让我们做到其他公司做不到的事情?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问题其实不在战略。因为公司没有竞争优势,就只能面对两种选择:要不就积极追求高度的运营效率,要不就选择退出目前的市场,进入你可以创造并充分运用竞争优势的不同领域。如果答案是“有”,那么战略就变得至关重要。公司的获利能力就取决于你是不是能有效地抵挡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并且有效掌握其他同业之间的竞争,让你可以充分运用你的竞争优势。
  自1980年以来,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竞争战略》所描述的方法就成为诸多大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石。哥伦比亚商学院著名教授布鲁斯.格林沃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竞争理论  它极大地简化了波特的理论并且更便于现实世界中的战略规划者运用。本书为高级主管和战略决策者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新方法,去发掘竞争优势并取得非凡业绩,注定会成为管理学中的经典。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竞争博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1203179
如需购买下载《竞争博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11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竞争博弈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6.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0 的主题关于 企业-市场竞争-经济战略-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