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封面图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

张德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涉及的理论问题大多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由于作者是从经典文本的细读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入手展开研究的,所以文中提出的不少观点都颇具新意,不但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具有参考作用,对中国文学和文艺学等相关学科也具有触类旁通的启发意义。

作者介绍:

张德明,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参与主持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世界诗库》(任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现代性主体的建构 第一章 书信体小说与现代性主体话语  书信与私密性  性爱、婚姻与主体性矛盾  第一人称视角与自我的认同  时间模式与主体性体验  书信体、对话性与公共性 第二章 旅行文学与主体一他者的定位  空间的构建与主体的形成  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的定位  食人族传说的诗学一政治功能 第三章 近代诗歌、戏剧中主体一他者的建构  《上床》:女性一美洲与男性一殖民话语  《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

导言第一部分 现代性主体的建构 第一章 书信体小说与现代性主体话语  书信与私密性  性爱、婚姻与主体性矛盾  第一人称视角与自我的认同  时间模式与主体性体验  书信体、对话性与公共性 第二章 旅行文学与主体一他者的定位  空间的构建与主体的形成  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的定位  食人族传说的诗学一政治功能 第三章 近代诗歌、戏剧中主体一他者的建构  《上床》:女性一美洲与男性一殖民话语  《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 第四章 成长小说与现代主体性的建构  成长小说与成人仪式  死亡与再生:两种对立的人生状态  导师与魔鬼:两组对立的人物  河上世界与岸上世界 第五章 现代性欲望主体的形成  欲望主体的形成  欲望对象的转换  在他者目光的注视下  在想象界与象征界之间第二部分 现代性的断裂与危机 第六章 现代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张力  血性意识与神话的回归  契合、狂欢与含混 第七章 现代性表征危机与语言的突破  三重困惑  六种逃逸方式  可能与极限 第八章 主体的分裂与自我的消解  文本主体与中心的消解  他者话语进入诗歌文本  多元主体之间的对话  狂欢节精神 第九章 时间、追忆与身份认同

内容摘要:

与笔者以往的几部专著有所不同,本书的写作围绕“问题意识”展开,基本上是以文本细读为中心,以专题论文的形式编排的;其中既有对某个文学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也有对单个作家作品的微观透视。在一个追求全面、系统、客观的学术体制和背景下,这种“蜻蜓点水”般跳跃前进的做法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零散、片面、主观的印象。但依笔者之见,“蜻蜒点水”式自有它的长处。据我观察,蜻蜓从不旁及兼骛,也从不好高骛远,去追求什么宏大的“捕捉体系”或“捕捉理论”。它知道自己只是蜻蜓而不是老鹰,它关心、关注并解决的永远是眼前的、当下的问题,它捕捉的目标具体、明确而集中。见到一只苍蝇或一只蚊子,它首先会用目力测量该目标是否在自己的飞行半径、速度和能力范围之内。一旦看准目标,就振翅飞翔,又快、又准、又狠地下手,似乎从来没有失手过。由“蜻蜓点水”得到启发,窃以为文学批评和研究亦当如是,不追求体系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匀称、章节之间是否平衡,涉及的问题是否面面俱到,而是紧紧盯住自己的研究对象,从问题意识出发,将当下关心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扑上去,尽可能又稳、又准、又狠地抓住它、解决它,而后,跳跃式地前进到该问题的另一方面,进行类似的操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76078
如需购买下载《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6 的主题关于 文学研究-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