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贵州
解读贵州封面图

解读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编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的,以散文的形式进行文化解读图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

伞下的侗寨

蚩尤的后代

我本是树

沿途漫谈(录音整理)

隆里

互生和谐的文化孤岛

肇兴

真正的公民社会

岜沙

人即树的生命哲学

三宝

谦恭自然和谐山水

西江

美丽超乎想象

镇远

诸神狂欢地

小结

原生态黔东南的力量

第二部分

日记,随笔

隆里

回忆

肇兴

鼓楼

岜沙

小黄

三宝

记忆

西江

银饰

镇远

河流

凯里

黔东南的微笑

后记

在本书就要出版发行的时候,出版人对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策划秋雨先生的黔东南之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骚客名士去过黔东南,唯独只有余秋雨形成了黔东南余秋雨旅游路线?其实,秋雨先生一直反对所谓的策划,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城市(区域)形象的研究者来说,又是一个以策划为生的人,我们的认识又恰恰缘于策划,更准确地说,缘于他的《文化苦旅》。

城市(区域)形象策划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别人认知一个城市(区域)的美,进而提升一个地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然而,在这个时代,美是已经消亡或者快要消失的事物,连同对美的记忆也都快消失殆尽,这个工作就变得难上加难。

至今,我顽固地相信上苍对我有偏爱,让我这个资质平庸毫无美感的人从事一份极具挑战、需要大智慧大美感的职业,况且还一帆风顺;我更相信命理和缘分,不然,我能在对一个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年龄三十八岁、面对我的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转型时,在一个深刻影响中国进程的重要地方桂林兴安认识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一书至今对多少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在我这个年龄段的同道学人几乎都受益于这本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为统一中国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古老灵渠找到现代亮色时,知道《文化苦旅》并看过《都江堰》一文的人,毫不犹豫都知道,这个功夫非秋雨先生莫属。其实,在更早一点,我尊重的长者原深圳华侨城董事长马志民先生送给我的礼物就是余先生的《文化苦旅》。那时他对我讲,花点精力好好地读一下余先生的书会对我的专业发展有益处。想来那时真浅薄,因为在那个时代读余秋雨的书几乎是一种时髦,因而也就没有往深处走,只是觉得读了余老师的书可以少看点历史书了,文笔隽永大气,在流水行云的字里行间,我能轻快地了解历史,根本没有想余秋雨和旅游有什么关系。

也正是这一次,我开始了对秋雨先生的全新认识。

通过种种努力,尤其是时任兴安县委书记唐柳林亲笔写了一封非常诚挚的信,坦诚兴安的困惑,余秋雨被打动了,在特别繁忙的情况下,从台湾讲学回来后,如约来到桂林兴安,为漓江书院沉寂一百五十年后重新开讲。那一天,大雨倾盆,在灵渠的华嘴上临时打起一把巨大的红雨伞。兴安万人空巷,很多人专门从南宁和桂林赶来,大家划船过渡,打着雨伞,倾听秋雨先生的演讲。秋雨先生就在滂沱的大雨中,在那把巨大的红雨伞下,面对千年灵渠,开始了《中国文化的穴位》的主题演讲。他讲了灵渠的重要性,比较了灵渠和都江堰的不同,尤其是他提到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看都江堰而不来看灵渠,不是灵渠不重要,而是灵渠的审美价值没有像都江堰一样得以提升。听完这番高论,我才知道,如果仅仅把秋雨先生看成是一个作家的话,只能是我的无知。当接受黔东南的策划项目,确定了是“原生态的力量”的主题后,秋雨先生毫无争议地成了官方和民间都一致确定要邀请的嘉宾。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秋雨先生的到来,为黔东南的旅游产生了加速度。

当人们都在众口铄金余秋雨的是非的时候,他已早早地走出《文化苦旅》,在世界各地游走,用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华文明。在为我们曾经的骄傲建立现代坐标的同时,他更早地知道,必须回归到原生态才能为现代文明补血给氧。他曾这样写到:

原生态文化体现了文化自然生长的尊严,体现了文化时空的真实关系,是其他一切文化的根脉所在,基因所存,在今天它更以粗陋的形态维系着创造的原始性与生动性、无限性。

真正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安静的自在,它是有关我们祖先生活方式的证据,也许体现了彼时彼地的某种集体精神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信仰,秋雨先生走进了黔东南。

当黔东南决定由我来策划编写一本我和秋雨先生关于黔东南原生态的书籍时,我这才想起,我对于黔东南原生态的考察关注已经五年有余了。从最初的好奇到真正理解黔东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关系,开始感知原生态的伟大,接着提出“原生态的力量”这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思考,到去年七月秋雨先生的黔东南之行,的确,是该系统地整理整理了。

近来,黔东南日益被游客追捧。秋雨先生七月走过的路线更是演变为“余秋雨路线”,上十万的游客冲着这条线路开始他们的文化苦旅。这个中国最美也是最宁静的山问小路开始人生鼎沸了。对于策划这一我的职业来说的确是成功了,然而,我至今难以对自己的这一行为给出一个道德的评价。旅游是为了什么?旅游是为了人为地延长我们有限的生命,尽可能的去感知体验我们未知的世界。然而,我们的悖论在于我们通常会用我们所谓的现代价值观去衡量我们未知的事物。正因如此,我才对日益显赫的黔东南旅游有了一丝担忧,那些我们所谓的现代观点是不适合黔东南的,缺少的是对黔东南的敬重。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要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表达我对黔东南的感激与敬重,并由衷地希望这些不会成为我对黔东南天神地灵的不敬,不会构成生活在那方水土的自然之子的冒犯,更不希望黔东南在我们文字和照片中沦为时髦的词语,从而丧失原生态固有的活力。

邂逅黔东南,值得用一生来感激。

喻帆

2008年8月

内容摘要:

  《余秋雨黔东南纪行》借用著名文化学者之眼,让读者从他的视野里去看黔东南。余秋雨将肇兴、隆里和西江等黔东南旅游的闪光点很好地提炼了出来,站的角度很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他都用独特的视角作了诠释。图文并茂是本书系的一大看点,余秋雨的黔东南之行图片生动有趣,有效地为读者弥补了从文字里想象的缺憾。短短的行程,让余秋雨专门为一个地区打造几篇文章,这是罕见的,说明了余秋雨对黔东南对原生态有着深厚的感情。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在游历贵州时所写下的一些文章。分为“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沿途漫谈”、“日记,随笔”三部分。书中的文章主要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考察黔东南原生态文化时的感受,特别是对一些县、镇、村寨的漫谈随笔,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原生态文化的渴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较全面地了解黔东南;但作为黔东南人,则更要了解这本书,去体味和宣传自己家园的美和文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解读贵州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1082435
如需购买下载《解读贵州》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贵阳出版单位贵州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0

书籍信息归属:

解读贵州是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